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0/12/29 13:34:00 來源:四川在線 閱讀數:
核心提示:在四川廣元市元壩區,任憑豬肉價格起起落落,其生豬養殖規模始終維持穩健,今年當地年出欄1000頭以上規模的養殖場(戶)就有210個。目前,雨潤集團年產2萬噸低溫熟食肉制品加工項目已經簽約落地,由此,元壩肉類無深加工的歷史宣告結束,一條集種豬生產、飼料供應、屠宰加工和精深加工為一體的生豬產業集群正在成型。
2010年,“瘋狂”的豬肉價格如坐“過山車”般大起大落。
影響不僅體現于統計數字,在影響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權重最重的食品類消費中,作為生豬大省的四川CPI漲幅尤其看豬肉價格 “臉色”;更體現于養豬戶與消費者的現實體會,伴隨豬肉價格大幅波動、供需矛盾往往去了又還。
但在廣元市元壩區,任憑豬肉價格起起落落,其生豬養殖規模始終維持穩健,今年當地年出欄1000頭以上規模的養殖場(戶)就有210個。
元壩區農民為啥養豬積極性如此之高?
招式一:母豬戰略
為什么生豬價格時漲時跌?就是因為豬價下跌時,很多農民大量屠殺母豬,結果導致第二年豬價上漲時沒有豬源,養殖戶只好看到銀子化成水――如何確保生豬產業的持續、循環發展?當地提出:保護母豬。
從去年開始,該區實行了母豬換種財政補助,每引進一頭外二雜、PIC父母代母豬補助200元;同時,支持建設外種母豬基地。為做好第三次生豬換種,當地還通過引進業主,融資興建了玉田農業川北種豬繁育場等。截至目前,當地存欄母豬數量已高達6.1萬頭,比2007年新增2萬頭。
招式二:養豬入園
解決了母豬的穩定問題,第二個問題進入當地視野:如何擴大養殖規模?
傳統分散養殖方式,不僅難以擴大規模,更可能帶來嚴重環境污染。元壩的做法是,建立生豬產業園。截至目前,當地適度規模戶達到3356戶,千頭以上的養殖場已經有210個,可出欄生豬75萬頭。
養豬入園的一大目的是減輕生豬養殖帶來的環境壓力。為此,他們先后制定 《元壩區畜禽養殖業污染綜合整治方案》、《元壩區生豬生態養殖小區建設管理規范》等規范。
養豬產業園內,全面推行園區糞污集中處理、沼氣集中供應和糞肥還田統一利用。借助這些設施,當地又發展起了畜―沼―果、畜―沼―蔬、畜―沼―糧等立體農業生態循環生產,累計建成12個農牧林循環利用養殖園區。目前,元壩已經被認定為全省無公害生豬生產基地。
招式三:產業鏈模式
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表明,市場價格不僅取決于供求關系,更受到上下游產品價格波動影響。
于是,引入大型飼料生產企業就地落戶被提上日程。今年來,元壩相繼引進廣元鐵騎力士等飼料生產企業,建成擁有年產32萬噸的豬、禽飼料的專用生產線,結束了元壩養殖業工業飼料主要依靠外地供應的歷史。
目前,雨潤集團年產2萬噸低溫熟食肉制品加工項目已經簽約落地,由此,元壩肉類無深加工的歷史宣告結束,一條集種豬生產、飼料供應、屠宰加工和精深加工為一體的生豬產業集群正在成型。
一個數字:今年前10月,面對市場豬肉價格持續走弱,元壩豬業產值突破6.5億元,人均新增豬業純收入5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