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1/1/10 8:53:00 來源:四川農村日報 閱讀數:
一提起養豬,很多人都面臨著如何解決飼養排泄物的處理和環境保護問題。尚武鎮是旺蒼縣的生豬養殖大鎮,近年來每年出欄生豬都在1.9萬頭以上,規模養殖大戶已有18戶。為解決生豬排泄物的污染問題,鎮上在大力推廣實施沼氣、沼液、沼渣“三沼”開發利用的同時,去年通過招商引資又引進了日本的“零排放”生豬養殖技術,大大提高了生豬養殖環境的保護水平。
從去年開始,我們村幾個養豬戶就采用這樣的方法,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具體來說,就是把豬圈里的食槽、水槽位置抬高,再在生豬活動場地鋪墊40至70公分厚的木屑,然后根據生豬的大小,按一定的比例在其中植入一種有益菌,就可以輕松避免生豬排泄物的污染問題了。
用這種方法養豬,不需要每天清理排泄物,因為豬的糞便可以隨時被有益菌分解,豬舍內連臭氣都聞不到。加上每個豬欄空間都比較大,便于生豬活動,有益于生豬健康。
我這間新建的豬舍,就是按照“零排放”要求建起的。東西長38米,南北寬12米。東頭墻上設“水簾窗”,相對應的西邊墻上安裝了鼓風機,另兩面墻上則開著幾個“通風窗”。這套系統主要利用空氣對流原理將室內熱氣、廢氣和塵埃通過負壓排風機排出去,使室內形成負壓,室外空氣經過水簾時,與水簾的水分子充分接觸,水簾上的水分子會吸收空氣中的熱量進而汽化蒸發。經處理后的涼爽空氣進入到室內,從而達到降溫通風、改善生豬飼養環境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