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1/2/18 14:54:00 來源:南海網-海南日報 閱讀數:
在“十一五”的礪煉中,海口市畜牧業不僅實現了生豬進島—自給—出島—出口的三級跳躍,從單純的畜禽養殖發展為全省最具良種繁育、商品生產、產品加工等產業化水平的“龍頭老大”,將環境掠奪型畜牧業發展成了具有經濟、生態、社會效益三贏的綠色生態循環畜牧業。
打造“綠色”與“特色”品牌
在2010年底的海交會上,海口市得到了全省*的一筆訂單——5年出口新加坡4000萬羽熟食文昌雞,訂單金額高達16億元。很難想象,在5年前,海口市還是一個生豬、活雞零出口的地區。
“打造‘綠色’和‘特色’兩張品牌,無疑是海口畜牧出島出口的通行證。”正如海口市農業局負責人所言,“十一五”期間,海口市大力推動招商引資、良種繁育、防疫投入機制等政策上的扶持,以及龍頭企業的強力帶動,建立和完善了市、鎮、村(基地)三級防疫網以及五大防控體系,規模養殖場實現了養殖技術標準化、設施自動化、防疫檢測、閉路監控五大系統的標準化。
2009年,海口無疫區項目建設順利通過農業部驗收,為該市的畜牧業發展樹起了*的金字招牌。目前,全市有大型良種繁育場31個,規模養殖場1326個。畜牧品種也從生豬、文昌雞擴大到永東黑山羊、龍福肉鴿、東平肉鵝等特色畜禽。
獨創農村養殖小區
2月12日下午,記者來到位于海口市美蘭區錦豐村的群綠種養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郭義群告訴記者,目前該養殖小區的生豬存欄量為4500頭,出欄量達9880頭。“豬肉價一直在漲,養豬讓農民增收很快。”
2006年,海口市以農民合作社的形式創辦了我省第一批農村養殖小區,一下子扭轉了該市“十一五”之前畜禽散養收入少、規模小的尷尬局面。據了解,當時,海口市紅旗鎮本立村和芬保村2個年出欄5000頭的農村標準化養殖小區,首批出欄就創下了每頭生豬實現160元利潤的佳績。
隨后,海口市的合作社式養殖小區如雨后春筍般層出不窮,形成了大、中、小型養殖場區齊驅并進、相互補充的格局——不僅擁有羅牛山、師霖等大批上規模的龍頭公司,還有振平生豬、永基和牛等61家養殖小區及潛力品牌。它們以年增加出欄量28萬頭、310萬羽的貢獻,助推著海口市的畜牧業發展。
從過去的農村家庭散養到如今的合作社專業種養,海口市畜禽業在“十一五”進程中形成了“龍頭企業+農民+標準化”的一條龍模式,不僅激發了養殖戶的積極性,也做大做強了該市的畜禽養殖產業。
建設生態循環農業
“養豬不僅能賺大錢,還能幫農民省錢!”日前,在海口市美蘭區錦堂豬—沼—菜生態循環農業示范小區,海口市農業局一位相關負責人王強指著那一眼眼沼氣井,高興地對記者說。
畜牧業+沼氣業這一開創性理念,是海口市有效解決發展與污染矛盾的絕招。養殖糞水流入沼氣池,經發酵后形成沼氣供村民點燈做飯,池中的沼液、沼渣為種植業提供上等肥料,而糧食等作物可為畜牧業提供飼料,作物秸稈是沼池制氣的原料。這就是生態畜牧業閉合循環圈。
2006年,海口市率先示范,2008年又獲省農業廳支持,啟動省、市共建現代生態循環農業示范區項目。目前,全市共建成“一池三改”沼氣池1.7萬戶,大中型、聯戶型沼氣155處,受益農民達8萬人;年凈化養殖廢棄物和年產優質肥各300多萬噸,年產相當于1.4萬噸煤的沼氣1800萬立方米;建立“豬-沼-作物”生態循環農業基地近10萬畝,年產生綜合效益在5000萬元以上。
這一切不僅使“豬入圈、糞入池、氣入戶、肥入園、廚無煙、燈非電”成為現實,更有效解決了農村能源難、防疫難、治污難、增收難、林木保護難等“六難”問題。
采訪中,記者從錦堂村了解到,該村70多戶農民,每戶每年可省燃氣和照明費用上千元。
據悉,“十二五”期間,海口市將繼續做強生豬、文昌雞等優勢產業,擴大發展海南和牛、黑山羊等特色畜禽業,省、市合作框架協議計劃三年內再扶持發展生態養殖小區30個,海南和牛示范基地50個。另外,又將啟動建設年屠宰加工生豬240萬頭,年產冷鮮白條肉16萬噸,熟食制品5000噸的生豬屠宰深加工項目及4萬噸出口標準冷鏈物流中心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