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1/2/24 10:29:00 來源:青海新聞網 閱讀數:
近年來,青海省大力推進牧區草地生態畜牧業和農區規模養殖建設,通過良種、良法、良料,加大畜種改良和牦牛、藏羊本品種選育力度,發展肉牛規模養殖,促進了畜牧業持續快速發展,畜牧業綜合生產能力明顯增強。在加大牦牛改良選育力度、強化藏羊選育、推進肉羊改良、推進規模養殖建設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十一五”期間,青海省共向牦牛產區推廣大通牦牛種公牛7900頭,累計改良牦牛45萬頭;建立了6個藏羊本品種選育基地,共向藏羊產區推廣種公羊1.38萬只,累計選育藏羊100萬只;累計改良肉羊31萬只,繼續強化細毛半細毛羊選育,累計選育425萬只;通過農區畜用暖棚和規模養殖場建設項目拉動肉牛、肉羊規模養殖發展。全省牲畜改良面由2005年的115.23萬頭(只)提高到205.6萬頭(只),牛羊個體生產性能大幅提高,牛胴體重由78公斤提高到90公斤、羊胴體重由15公斤提高到17.3公斤以上;全省通過認定的肉牛、肉羊規模養殖場達到49家。牛羊肉除滿足本省城鄉居民消費需求外,每年向省外銷售約4萬噸。
以轉變經營模式、尋求草畜平衡為核心,2008年和2009年,青海省在6個民族自治州不同條件牧區選擇了7個牧業村開展草原生態畜牧業試點,探索了不同形式轉變生產經營方式的新路子并取得顯著效果。2010年,在全省6個民族自治州選取30個村作為示范村,300個純牧業村作為啟動村,建立生態畜牧業合作社。牧民通過草場、牲畜、飼草料地等生產資料作價入股,將原有的生產資料以股權方式轉變為投資性資產,同時通過在合作社從事畜牧業等生產獲取報酬,富裕的勞動力轉移到二、三產業。
青海省農區把實現牛羊肉增長作為突破口,大力推進規模養殖建設,全面建設良種羊、牦牛和肉牛優勢產業帶。通過推廣良種、良料、良法,實行科學化養殖、標準化生產,加大改良力度,加快畜群周轉,提高出欄率和商品率。良種羊產業帶內推進肉羊經濟雜交技術應用,提高羔羊育肥效果,降低飼料成本;藏羊產業帶內以推進藏羊本品種選育為重點,大力推行工業飼料補飼育肥技術,推行羔羊當年育肥出欄生產;良種肉牛產業帶內以乳肉兼用牛規模養殖場(小區)建設為重點,提高乳肉兼用牛繁育、生產能力和育肥效果;牦牛產業帶內以推進牦牛本品種選育為重點,大力推行犢牛全哺乳和工業飼料補飼育肥技術,推行犢牛適時育肥出欄生產。
記者從省農牧廳了解到,2011年,青海省全面落實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力爭把生態畜牧業打造成為精品工程。全面落實禁牧補助、草畜平衡獎勵、對牧民的生產資料、牧草良種補貼及牲畜良種補貼。將國家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與現代生態畜牧業建設相結合,以建立生態畜牧業合作社為核心,大力推行以草定畜、合理載畜,推進轉人減畜,從根本上實現草畜平衡,努力闖出一條高原草地生態畜牧業發展的新路子。
同時,調整畜牧業發展戰略,使農區畜牧業成為農牧業經濟新的增長點,確保禁牧減畜后肉奶產量不下降,做大做強農區畜牧業,加大標準化規模養殖力度,加快農區畜用暖棚建設,重點建設生豬、肉羊、肉牛、奶牛及家禽等商品基地,大力提升良種肉牛、肉羊自繁自育規模和商品生產能力,提高生豬、奶牛、家禽規模養殖比重,加快農區低效畜牧業向高產高效畜牧業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