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1/3/11 10:58:00 來源:致富經 閱讀數:
在永善縣最近召開的全縣農業農村工作會議上,一位普通農村女青年的交流發言博得了與會者熱烈的掌聲。她就是永善縣黃華鎮黃葛村青杠一組村民胡永清,她是作為全縣養殖大戶先進個人代表出席會議,并被評為養殖大戶先進個人,受到縣委政府表彰獎勵。3月22日,我們借“進村入戶,懇談民情”的機會,參觀了這位女能人“苦心經營”的奶牛場。
(一)
胡永清的養牛場,位于黃華鎮黃葛村青杠一組,距黃華鎮集鎮4公里,占地面積15畝,其中牛場占地1.2畝,有578平方米的牛舍,能廄養牛110頭,運動場、沼氣、水電等配套設施齊全,有飼料地13.8畝。現有奶牛4頭,肉牛26頭,其中荷斯坦犢牛16頭,本地良種母牛8頭。截至2004年,僅飼養奶牛已實現經濟收入5萬多元。2004年初,為擴大再生產,她又多方籌集資金15萬元進行肉牛養殖,并積極走生態農業發展之路,開展多種經營。充分利用牛糞,在13.8畝飼料地里實行林糧間種,全部種上了優質枇杷、臍橙、花椒等經濟林果,使之盡快形成“產業鏈”,走生態農業發展之路。經過4年多的努力,她的養牛場已初具規模,并已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二)
靦腆文靜、精明能干的胡永清很健談,說到她這幾年在發展養牛上的主要做法和經驗時,她的說法還很有見地。
她說,任何項目要發展,必須緊緊抓住市場的需求,只要生產出來的東西質優有人要,有人愛,就不怕“項目”發展不起來。要抓住機遇,緊跟市場,還要不怕風險。黃華在永善縣是經濟發展較快的鄉(鎮)之一,集鎮群眾消費水平也相對較高。2000年的一天,她無意間聽到黃華集鎮許多單位職工和街坊居民閑談,希望像大城市的人一樣能喝上牛奶。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她立即進行了全面的市場調查和了解。結果發現,在黃華飼養奶牛的前景好,只要搞好科學管理,收入還是十分可觀的。她把這一想法告訴了家人,開始家人都認為投資太大,風險高,效益不一定好,搞不好還會賠本。她便把黃華的市場潛力、發展奶牛的前景以及自己喂奶牛的優勢,在“家庭會”上作了仔細的分析,并說明雖然是有一定的風險,但不冒點風險,就一輩子都沒有自己發展的路子,只要細心管理,科學飼養,生產出優質的牛奶,就不愁賺不到錢。最后全家人一致同意飼養奶牛,并決定由她主要負責奶牛場的生產經營和管理。
通過精心籌劃和充分的準備后,2000年4月,她便想方設法托人貸款1萬元作為啟動資金,同時向私人以高利息借了1萬元,自己又東拼西湊了1萬元,憑著她自己的一雙手和敢冒風險的膽識,干起了發展奶牛的事業。首先在親戚朋友的幫助下,她在當時的昭通地區奶牛場學習了三個月的奶牛飼養管理后,買回了一頭高產奶牛,邊學邊干,正式開始了奶牛的養殖。由于精心管理,買回的奶牛比原來還健康,每天可穩定地產鮮奶50斤,由于奶質好,很受黃華居民的歡迎。第一個月便獲得利潤1500多元,更增強了她養好奶牛的信心。為了使自己的養牛業能健康地發展,她一直把牛奶的質量作為產業發展的重要條件,即使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也決不作假。她說,是客戶讓自己的事業得以生存和發展,讓消費者喝上放心的牛奶是自己的精神回報。
經過四年多的苦心經營,她已還清了貸款和借款,奶牛發展到4頭,固定資產達到了5萬余元。她家生產生活條件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家里新修了住房、購買了摩托車,添置了新彩電,生活過得一天比一天好。
(三)
2003年底,隨著溪洛渡電站建設籌建工程的開工,大批的建設者來到永善。她也看到了由此帶來的巨大的市場需求,養殖肉牛保準能賺錢。2004年初,已積累了一些養牛經驗的胡永清又籌集資金15萬元,租用土地擴建了牛場。并從昭通購買了16頭雜交小牛和8頭本地良種母牛,從事肉牛養殖。
按她的說法,就是要以短養長,多種經營,綜合利用,走生態農業發展之路。隨著養牛規模不斷地擴大,飼料特別是青、粗飼料的供給已成為養殖中制約發展的重要環節。同時,牛場每天產生的大量優質有機農家肥又無處可放,不充分利用又十分可惜。針對這種情況,她便轉包了8畝耕地加上自己的承包地共13.8畝,進行林糧、林草間作,全部種上了枇杷、臍橙、花椒等經濟林果,在林間空帶種植皇竹草、黑麥草和薯類作物作為飼料,既可增加經濟收入,又能較好地解決飼料問題。
同時,在林業部門的扶持下,建了三個沼氣池,一家人一年幾乎可以不用燒柴、買炭,不但解決了過去最困難的燃料問題,現在每天的牛糞通過沼氣腐熟后又成為林、草地里優良的有機肥源。由于有了得天獨厚的有機肥源,生產出完全不與“化肥”沾邊的生態林果和肉、奶,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的綠色生態食品。
胡永清雖然只有初中文化,但嘴上常掛著“科學” 二字。她說,搞養殖,對自己來說是一個新的項目。要想獲得成功,就要信科學、學科學、用科學,就是報刊雜志上講的“依靠科技”才能進步,才能發展。雖然自己曾在昭通奶牛場專門學習過3個月的飼養技術,但所學的那點知識是遠遠不夠的。為此,她特地請人從昭通、昆明購買了幾百元的有關科學養殖方面的書籍進行學習,用理論知識指導實踐,不斷提高自己的經營管理水平和能力。在搞好養殖業的基礎上,充分發揮自己現有的資源優勢,利用有利條件在自己的承包地上發展精品種植業。
(四)
面對自己的牛場,胡永清像“場長”匯報工作一樣,談起了自己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她說,由于資金短缺,養牛場基礎設施滯后,比如蓄水池、青貯窖等不能滿足生產和發展需要;飼養管理技術不足,由于養殖業操作環節多,技術性較強,加之自己文化水平有限,雖有一定經驗,但對一些專業性較強的技術難題自身難以解決。談到今后的發展,她說,只要有各級各部門一如既往的關心支持,有信心和決心把自己的養牛業做大做強。她打算到2006年底,養殖奶牛達到10頭,每天產奶150公斤,除供應黃華鮮牛奶外,每天向縣城供應100公斤優質鮮牛奶;到2007年,養殖優質母牛達到50頭,出欄育肥肉牛達到40頭以上。同時,利用縣農業局在養牛場建立的凍精改良點,帶動周邊鄉、村、組群眾發展養牛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