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1/3/21 11:31:00 來源:新聞晚報 閱讀數:
日本核電站在地震之后出現核泄漏的新聞,如今成為全世界討論的焦點。最近有報道說,上海的一些日本料理店正極力與 “日本”這兩個字撇清關系,聲稱自己店里的產品只有做法是日本式的,其它一概與日本無關。以前放在店門口招攬顧客的 “神戶牛肉”的大招牌,如今已經不見蹤影。
說來也有意思,就在日本大地震發生前,“日本制造”幾乎是高質量的代名詞,日本料理也遠非廉價,幾乎能和高價劃等號。人家美國人搞一個奧斯卡頒獎典禮,招待大牌明星用的還是日本壽司。在上海要去吃日本料理的話,只要是上檔次的店家,肯定會夸耀自己的產品有著 “純正的日本血統”,要不然哪會那么值錢!比如金槍魚,來自日本的正宗貨,價格都要高人一頭,日本的藍鰭金槍魚更是天價,這種魚每年都有拍賣會,最頂級的產品,一條能賣幾百萬元人民幣。這么高的價格,算下來吃一塊魚肉,成本價都得幾百上千元。
再說神戶牛肉,光是牛肉吃上一頓,不花上幾百塊錢,估計就和豬八戒吃人參果的效果一樣,還沒品出味道就吃光了。人家的牛肉可是 “嬌生慣養”的,盡管它喝的不是牛奶,但也不是隨便弄點水就能解渴,而是喝啤酒,這還不算,它還要享受人工按摩!
還有日本大米,正宗的日本大米一斤足夠買東北大米一大袋子。要說神戶牛肉貴一點,似乎還有些道理,畢竟人家成長時享受的待遇的確是不一樣。這日本大米不知道好在何處?只知道日本人種水稻和我國南方居民差不太多,也有人工插秧。要么再就是不用化肥,比較綠色環保一些,當然日本的人工成本也要高一些。但再怎么算下來,也不至于那么貴吧?
日本產品如此之貴,量自然也不會很多,因此一到國內,總免不了被人假冒一下。雖然很多料理店夸耀自己產品的日本血統,但實際上和日本真的不沾邊。就說神戶牛肉,滬上料理店賣的絕大多數不是澳洲牛就是國產牛,要真是神戶牛肉,幾百塊一頓的自助餐估計也就夠買點牛肉屑。這么一想,在上海吃日本料理,倒真不用擔心核輻射的威脅。比如三文魚是挪威的,醬料是韓國的,神戶牛肉也悄然改成了“神州牛肉”,上百元一斤的日本大米,說不定也是東北大米。
不僅是日本料理店變臉迅速,國產商品有時也會變臉,以前打著 “雙匯”名號的食品,現在不也紛紛撇清自己與“雙匯”毫無關系嗎?趨利避害固然是商家本能,但這樣的前倨后恭,直接映照出來的就是商家缺乏誠信。因此,也需要我們消費者自己有個理性的心態。地震之前,沒有輻射威脅的時候,要不是因為大家都覺得日本產品是高品質、高價格的代名詞,某些商家即使冒充日本貨,也賺不來多少錢。另外,在地震之后,很多日本制造的產品經過各種檢測之后,被證實仍然是安全的。或許,地震之前和之后,“日本制造”本身沒太大變化,變化的是我們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