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1/8/8 15:15:00 來源:中國畜牧網 閱讀數:
把米粒大的芯片通過針管植入能繁母豬耳朵表皮下,當芯片閱讀器靠近耳朵時,這頭母豬的電子編碼、年齡、所在養殖場、保險等信息就可在儀器上清楚地顯示。8 月2日上午,在虞山鎮大義管理區養豬大戶李國良的養殖場內,農技操作人員演示了這樣一幕場景。據了解,8月1日至15日,各動物防疫站將給全市1.5萬頭能繁母豬植入電子芯片,取代過去佩戴的耳標,這在全國范圍內尚屬首例。
同樣用來標識母豬的“身份”,耳標為何要換成電子芯片?“耳標易掉易受磨損,一旦缺失容易造成投保糾紛,給農戶帶來損失。”市畜牧獸醫站畜牧科科長陳藝告訴記者。據了解,從2007年開始,本市正式將能繁母豬列入政策性農業保險險種,每頭8月齡(含)以上、4周歲(含)以下的能繁母豬投保額為 60元,但養殖戶只需支付20%,其余由政府財政補貼。例如,去年李國良共飼養了480頭母豬,其中30頭死亡,經專業人員鑒定后,每頭母豬出險獲賠 1000元,總計3萬元的賠款讓他的損失降到了最低。
政策性農保無疑給廣大養殖戶撐起了“保護傘”。然而,就在這幾年中,能繁母豬農保賠付在給農戶帶來實際利益的同時,卻也出現了不容忽視的麻煩。陳藝告訴記者,目前全市每年新增能繁母豬5000頭左右。從最新調查情況看,全市能繁母豬耳標掉標率年均在5%左右,耳標磨損情況更為普遍。這兩種情況造成的直接后果是無法識別母豬詳細資料和信息,一旦母豬在飼養過程中發生病亡或者意外事故,就給專業保險鑒定工作帶來困難,極易引起投保人與保險公司雙方的糾紛,給養殖戶帶來損失。
植入電子芯片后,這個問題迎刃而解。陳藝介紹說,植入的電子芯片完全不存在丟失、磨損后無法讀取信息和維護的情況。在植入前,電子芯片詳細記錄了對應能繁母豬的電子編碼、年齡、所在養殖場、保險情況等基本信息,植入后仍可不斷補充更新信息,還有專人負責能繁母豬保險投保、核保、報案、理賠等數據信息采集環節的安全運行和日常維護,具有準確性高、識別率高、防偽性強等優點。這將對提高能繁母豬投保和理賠的準確率、減少投保人與保險公司間的糾紛起到重要作用。
記者了解到,植入式電子芯片只適用于能繁母豬的平常管理,并不能進入產品流通環節。陳藝提醒廣大養殖戶,在能繁母豬自然淘汰或死亡時,必須將植入式電子芯片取出并銷毀,不能再當作電子標識產品或者挪作他用。
在李國良的養殖場,農技操作人員只用短短幾秒鐘就完成了一頭能繁母豬的芯片植入。據了解,這種電子芯片由上海生物電子標識有限公司研發,本市已與該公司簽訂電子標識應用于能繁母豬保險信息化管理項目的合同。目前每個芯片價格為15元,加上1元數據系統采集、維護費用,每頭能繁母豬電子芯片植入成本為16元,全市1.5萬頭能繁母豬電子芯片植入的成本全部由政府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