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1/9/19 15:46:00 來源:湖北日報 閱讀數:
在最近兩輪的豬價波動中,湖北生豬地位在全國持續前進,從第九位跨越至第五位;今年,在全國生豬供應量下跌近2個百分點的情況下,湖北生豬出欄量依然保持增長勢頭,成為全國重要的生豬調出大省,為保供應、穩物價作出了突出貢獻。
據國家統計局反饋湖北調查總隊,上半年,全國生豬出欄量下降近2%,我省生豬存、出欄仍保持穩中略升態勢,存欄2154萬頭,出欄1826萬頭,同比分別增長2.23%和0.04%。
據監測,三季度以來,全省生豬存、出欄繼續保持穩中有升態勢,8月底存欄2684萬頭,元至8月份出欄2434萬頭,同比分別增長3.99%和8.37%。
湖北生豬,歷經市場考驗,地位已是今非昔比,其發展動力何在?
逆向思維兩抓機遇
“這顯示我們總體把握市場趨勢的能力增強。原因在于逆市把握規律,抓住了兩次機遇。”省畜牧獸醫局局長萬衛東,一句話道出原委。
2007年,生豬收購價跌至每公斤不足6元。一時間,全國范圍內,扛不住市場打壓的養殖戶,紛紛舉起屠刀宰殺種豬,棄養仔豬。
種豬、仔豬是生豬養殖業重要的生產資料,如果聽任養殖戶宰殺、棄養,將造成新一輪的價格波動。
省畜牧獸醫局專家分析,隨著城鎮化、工業化的推進,農村散戶養殖率大幅下降,大量農村人口轉移到城市居住,消費能力增強,消費需求呈剛性上升態勢,養豬大有可為。
我省適時推出種豬補貼,省財政拿出1000萬元補貼資金,堅定養殖戶的信心。
這一年,周邊省份生豬出欄量均下降一半左右,我省出欄量僅下降二三百萬頭,影響甚微,生豬養殖業地位從第9位前進至第7位。
去年4月,生豬價格再次下跌。我省畜牧人士分析認為,目前生豬市場是全國范圍內的大市場,大范圍的價格下跌,對我省小市場而言,同樣孕育著機遇。業內人士號召養殖戶,利用原料價格便宜的時機,加大規模化、標準化設施建設,加大補欄力度,搶占下一輪價格上漲機遇。
實踐再次證明,這種逆向思維的正確性。
行業統計顯示,上半年,我省31個調出大縣向省外調出600多萬頭,同比增長10%,成為全國外調生豬最多的省份。上半年僅養豬一項,因漲價增收71.8億元,增量增收10.4億元,農民人均增收205.36元。
監測顯示,8月份規模養殖場(戶)生豬出欄價格持續小幅上漲,養豬成本和效益呈現雙上升勢頭:活豬平均出場價19.46元/公斤,環比上漲3.02%。出欄生豬養殖成本1479.59元,環比上升2.71%;每頭生豬利潤為559.73元,環比增加23.79元。
政府補貼提高規模化
在市場下行的趨勢下,為何敢于逆向思維?業內人士回答,關鍵在于近年來我省強力推行規模化、標準化養殖,行業抗風險能力強,綜合成本低。
2007年,在保母豬的同時,省政府還拿出1億元獎補資金,鼓勵社會資本進入,每興建一個萬頭豬場獎勵100萬元。這一舉措,極大地撬動了社會資本。當年,申報補貼的萬頭豬場達350個。
面對社會資本澎湃的熱情,2008年,省政府又斥資1億元進行獎勵。
僅僅兩年,全省新增萬頭豬場222個,2009年總數達到427個;去年新增至439個,居全國第一。據測算,2億元的獎補資金,帶動社會資本約50億元投入生豬養殖行業,還帶動了配套產業如飼料工業、物質裝備、物流運輸業的發展。
而這些萬頭豬場,年出欄能力達到600萬至800萬頭,在穩定市場供應中舉足輕重。
在推動大規模養殖的同時,我省還摸索出適合家庭的小規模、標準化養殖模式——生豬150模式,即每棟豬舍每次整體出欄150頭豬。按目前盈利水平,一對農民夫婦照看一棟150,年均出欄生豬300頭以上,可獲純利15萬元,還少了打工奔波之苦。
各級政府將生豬調出大縣獎勵資金,用于激勵農戶發展150模式。自2008年起至今,我省發展1.6萬余棟150豬舍,其中今年元月至8月新增4000棟。這些150豬舍,新增生豬年出欄能力達600萬頭。
正是這樣兩手抓,盡管散戶養殖不斷退出,但我省規模養殖率從2006年的30%,穩步提高到去年的68%,高出全國平均水平8個百分點,在全國獨樹一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