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1/11/2 9:00:00 來源:農民日報 閱讀數:
近年來,江蘇海安縣為發展養羊業致富農民,在肉羊養殖模式上進行了大膽創新,在全縣范圍推行高架舍飼和秸稈顆粒飼料養殖技術,有力地推動了全縣養羊業的發展,達到了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同步增長。海安肉羊養殖技術創新,加快了養殖業的科技進步和技術轉化,為養殖戶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效益。
該縣大公鎮是傳統養羊大鎮,年肉羊飼養量超過10萬只。目前,全鎮飼養量在1000只以上的羊場多達20多家,傳統的散養模式正在被標準化的高架舍飼和秸稈顆粒飼料養殖模式所代替。筆者在大公鎮大鵬羊業有限公司看到,六排具有控溫、控濕、自動換氣、自動飲水、自動清糞的標準化高架羊舍讓人耳目一新。企業配備了大功率的秸稈顆粒飼料加工機械,2000多只肉羊均食用秸稈顆粒飼料。公司總經理告訴筆者,采用這種模式后,肉羊平均每月增重可達10公斤,不僅減少了飼料浪費,降低了養殖成本,而且肉羊的體格健壯了,疫病也明顯少了。
在筆者隨機走訪的五家規模肉羊養殖場,無一不是采用高架舍飼和秸稈顆粒飼料養殖模式。這種科學的養殖模式在當地越來越受到當地養殖企業和大戶們的追捧,就連過去不養羊的雅周、白甸、胡集等鎮,今年也紛紛搞起高架舍飼養殖。
據縣農委負責人講,2011年,全縣肉羊生產同比增長了20%以上,年內將首次突破百萬只大關。千只以上的規模養殖場由去年的18家猛增到現在的40多家。這主要得益于縣政府“一扶持、兩創新、一規范”的鼓勵政策。“一扶持”是新建一個年出欄1000只以上的羊場獎勵10萬元,農戶能繁母羊達到10只以上的,每只能繁母羊補助100元;“兩創新”是規模羊場全部采用高架舍飼和秸稈顆粒飼料技術,縮短肉羊出欄周期,推動秸稈的綜合利用,使全縣養羊業秸稈利用達到10萬噸;“一規范”是全程采用規范化的免疫程序,減少疫病的發生,有效地防范生產風險。
通過這些措施的采用,預計今年全縣肉羊出欄將增加20萬只,增加產值1.8億元,養羊戶增收7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