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1/11/24 14:37:00 來源:中安在線 閱讀數:
11月22日,記者乘車從滁州市區西行,一個小時后來到江淮分水嶺上的章廣鎮。
行至深山的胡集村,一座水庫蜿蜒靜臥,周邊山林環繞,幾排醒目的紅瓦白墻廠房坐落其間,宛如山村別墅。“這里是南京雨潤集團投資興建的現代化標準養殖場,過幾天,一批美國洋種豬就要入駐了。 ”鎮里的干部介紹說。在養殖場負責人張改行的帶領下,記者參觀了養殖場。每座寬敞明亮的豬圈里平均隔出7間圈養室,每間圈養室都有一臺荷蘭進口的全自動喂料機。“我們采取封閉式養殖,每只種豬耳朵上都裝有電子標識,種豬從喂料機的進口進入,電腦自動掃描并記錄下進食前體重,在出口處記錄下進食后體重并存檔。每只種豬排隊輪流進食,吃多少嚴格控制。 ”張改行的話聽起來很新鮮。據他介紹,很快,養殖場將達到年出欄4萬頭、其中種豬2萬頭的規模,那時候就可以低價提供給周邊農戶養殖,帶動全鎮豬品種改良和農戶致富。
參觀完“洋”種豬的住所,記者又來到孟洼村同翠綜合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任同翠是當地知名的養殖女狀元。她除了自己養100多頭豬、3000多只鴿子,還于今年10月30日與附近的龍頭企業全椒溫氏集團開展合作。公司免費提供豬苗、飼料、藥品和技術,幫她創建養殖場,并簽訂養殖協議,等到豬養大后,不管行情如何,企業按保底價收購,除去成本,其余利潤都是養殖戶的。聽說皇甫村的殘疾人王學成自學獺兔養殖技術,走上富裕路,還帶動當地很多殘疾人一起養獺兔,記者慕名前往。車子一陣顛簸后,停在了“學成兔業養殖場”和“金盛獺兔養殖專業合作社”的門前。右手殘疾的王學成迎了上來,帶著同樣是殘疾人的妻子和兩名助手,熱情地給我們介紹他的創業歷程。原來,幾年前的一天,他在《安徽日報》農村版上看到外地有許多農戶發展獺兔養殖走上富裕路,便專門走訪了省外幾個大型毛皮市場進行市場調查,還多次前往幾所農業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咨詢,2007年東借西湊了6萬多元購買了400只獺兔種兔,當年就獲得可觀的收益。如今,他的養殖規模達到年出欄成品兔9萬只,年收入50萬元左右。隨后,他牽頭成立了合作社,帶動周邊60多個養殖戶。今年4月,王學成將原來自家后院的家庭養殖作坊搬遷到閑置的皇甫村一所小學,發展空間更大了。
一路走來,不時可見雞鴨成群、牛羊遍野,這個昔日江淮分水嶺上的窮鄉鎮,儼然已告別“窮山惡水”,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致富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