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1/12/30 14:02:00 來源:經濟參考報 閱讀數:
我國新型食品安全保障應用技術研究獲得突破性進展。由我國專家自主創新,歷經五年科研攻關,完成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植物源綠色精料,有望讓中國百姓的餐桌,呈現出七、八十年代的那種醇香豬肉風味,解除人們為豬肉藥物殘留、肉質潔凈度和安全的擔憂。
據國家農業部有關部門介紹,近年來,隨著速成品系豬種在全球的推廣及化學藥劑、抗生素在飼料中的過量添加濫用,特別是“瘦肉精”之類激素的使用,使得肉品的味道如同嚼蠟,完全喪失了過去豬肉的香醇風味,其毒副作用也常使消費者倍感困惑,也成為世界共同關注的難題。
長期從事生豬出口的動物檢驗專家張占禮介紹說,“我品嘗過用"優丹"植物源綠色精料喂養的豬肉,肉品經煮熟后色、香、味特別好,且冷藏不變味,生、熟肉品無腥無穢。尤其適用于國家肉品的戰略儲備。”
依據國家中醫藥創新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精神,由鄭州億必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河南省科學院、河南省畜牧局等專家組成的課題組,研究出的“優丹”植物源綠色精料,經中國工程院院士張改平等專家技術鑒定認為,這一國內領先技術,成功的彌補了我國在生豬飼養飼料技術的夾生引進和養殖企業技術設施的先天不足,且打破了西方國家對中國肉品出口貿易的壁壘,將產生廣泛的社會與經濟效益。
“優丹”植物源綠色精料課題組首席專家趙謙、張占倉研究員帶領的科研人員,依據動物各臟腑相關屬性類別,參循傳統的五行規律,運用陰陽平衡、扶正固本及物性相制理論,結合動物的生理特性,選用中國衛生部藥食同源及保健用品名錄中的植物,進行配伍、實驗、調理、飼喂、宰殺評價,從而達到了豬的整體系統及肉質改善的目的
針對該技術的安全性,記者采訪了負責該項目毒理試驗的河南省醫藥科學研究院的有關專家張艷副研究員,她說以目前每頭豬每天12g用量的58倍使用,無毒副作用反應,產品是安全的。河南省動物疫病控制中心的專家劉香仁對記者說,這一技術對豬的肝、肺、腎、膽、胃無毒副作用,且肉品的肌纖維細密,均一性好。
針對肉的安全食用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河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技術中心等部門的有關專家對記者介紹道,“我們對使用"優丹"植物源綠色精料喂養宰殺后的多批次豬肉的檢測,特別是參照供港標準且高于供港標準的68項檢測,近期12項外源激素檢測,藥殘均為零,重金屬指標優于農業部"無公害豬肉"標準的1倍以上,豬的肉質潔凈度高,可安全食用。”
據農業部農產品及轉基因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杭州)對浙江某專業養殖合作社使用“優丹植物源綠色精料”宰殺后的肉質檢測進一步顯示:藥殘為零,營養參數極高,其中氨基酸含量高達21.4%,肌間脂肪含量達7.3%,膽固醇含量僅為32.3%,食用這種豬肉對于減輕人類的心腦血管疾病是十分有益的。
北京市飼料工業協會會長謝中權教授、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健康養殖課題組組長張超中博士調研后說,這一技術成果,對農村環境改善、增加農民收入十分有益,呼吁重點推廣。
農業專家分析說,“優丹”植物源綠色精料對豬生長具有周期短,生長發育迅速,周轉期快,肉質好等優越的生物學特性及經濟學特點,對養殖經營者降低成本,提高收益是十分有益的,從國家戰略高度講,這將為中國的品牌農業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若走出160天出欄的誤區,再多養20天即可使毛豬增重20公斤以上,以我國五億頭豬計算,即可增收100億公斤的毛豬,相當于20天多養了一億頭成品豬。依據我國現有存儲量,若技術推廣,國家每年可凈增益2000億人民幣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