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2/1/11 16:30:00 來源:天山網 閱讀數:
1月8日,筆者在農五師八十七團牧工阿登別克家的羊圈里看到,200多只細毛羊膘肥體壯。阿登別克說,這是團場出臺優惠政策,轉變牧業發展方式帶來的變化。
阿登別克在八十七團米爾其克草原放牧已有20多年。由于連年放牧,草場退化嚴重。“下雪后草少,羊吃不飽,2008年冬天我家的羊凍死、餓死了26只。”阿登別克說。
八十七團轉變牧業發展方式,2010年底啟動了牧工定居點建設和畜牧養殖小區建設工程,投入250萬元建設了占地2000畝的養殖小區;爭取國家項目資金1000多萬元,連續8年實施牧區水利工程,在農區種植紫花苜蓿等優質牧草。
這個團有32萬畝天然草場。針對近年超載放牧,部分草場沙化、荒漠化加劇,特別是一些不法分子在草場內偷挖貝母等藥材,嚴重破壞草場生態環境等情況,2011年年初,該團出臺草原生態保護獎勵辦法,對部分草場進行輪牧和休牧,拿出1萬元獎勵在天然草場保護中貢獻突出的15位牧工。目前,該團對所屬的賽里木湖牧區進行禁牧,對米爾其克草原部分牧區進行了輪牧和休牧。
該團提出“以農促牧、農牧結合”的牧業發展思路,2011年將2萬多畝制種玉米秸稈、4000多畝小麥秸稈全部用作飼草,將加工后的西紅柿醬渣、糖渣、油葵餅等也作為牲畜飼料。
定居興牧和人工種草為天然草場輪牧、休牧、禁牧提供了保障。目前,八十七團2011年投入141萬元實施的草場圍欄和1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已完工。團場派出工作人員深入130多個放牧點,開展數據入戶采集、GPS定位、面積測算等工作,為牧工劃定放牧范圍。這個團牧工定點、定期、定量放牧的草原生態保護機制正在形成,團場畜牧業正朝著“轉人、減畜、提高收入”的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