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2/2/9 15:20:00
來源:天津廣播網
閱讀數:
養殖業信息化平臺的建立,讓武清區更多的養殖戶接觸到了先進管理技術帶來的便捷,加快了畜牧養殖模式由粗放式向集約型的轉變,從而促進了武清畜牧養殖業的發展。
記者來到武清區畜牧水產發展服務中心奶業辦公室,技術員劉晶陽正準備給一家奶牛場打電話,他發現當天奶牛場干奶工作沒更及時新。記者隨即記錄下了這段對話。
“我從平臺上看見你那個有些干奶預警全都過期了,信息員還沒往上錄入。比如說耳號是零八零九一五,今天是二號昨天應該干奶他沒干。”
“有可能這月他們是推遲干奶。”
“那您看讓信息員盡快補一下。”
“好好,這個信息平臺很好,為我們提供了很準確的信息。”
技術員劉晶陽告訴記者,他每天上班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打開武清養殖業信息平臺,看看牛只檔案和智能預警的上傳情況,督促奶牛場及時更新完善牛只檔案,便于監管。
除了一些數據的查看,技術人員還可以通過網絡視頻,對全區的五十二家奶牛養殖場的飼料投放、擠奶等生產全過程進行實時監控,保證了生鮮乳的質量安全。武清區畜牧水產業服務中心奶業辦公室技術員劉晶陽說:“全區每個牛場配備了一套電腦系統,一套監控系統,每個牛場八個攝像頭,共享百兆光纖,它的飼料間出奶間運送場,實時監控吧,防止添加一些不良的東西。”
經過一段時間的運行,信息平臺的優勢已經顯現并得到了養殖戶的認可。今年五十歲的張自然是王慶坨鎮農民,二零零一年建立養牛場,目前養殖規模已達到六百頭,年產值達八百萬元。她早已不滿足于粗放型的經營方式,正在向科技化、數字化、智能化養殖發起挑戰。如今,她和丈夫每天在電腦前動動鼠標,敲敲鍵盤,就能了解奶牛一天的狀況。
信息平臺的搭建和應用,為武清養殖業搭建一個從生產到加工、銷售環節的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同時也為養殖戶提供更加及時優質的技術服務,有利于樹立本地區畜牧行業的良好品牌形象。
據了解,現在武清區奶牛數量達到五萬多頭,日產優質生鮮乳超過七百噸,已經成為京津之間*的奶牛綠色生態養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