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2/3/27 14:54:00 來源:中國畜牧獸醫報 閱讀數:
青藏高原擁有廣闊的牧區和飼草料資源豐富的農區。牧區環境條件惡劣,不適合牦牛進行繁殖生產;農區飼草料資源豐富、暖棚數量多、人工授精技術力量雄厚,在冬季,如果把牧區牦牛的繁育生產轉移到農區,然后由農區為牧區提供用于育肥的公牛犢和用于繁育的基礎母牛,就可形成以農區帶動牧區畜牧業發展的局面。
繁育野西犏牛提供育肥犢牛
多年前,青藏高原的畜牧工作者將低海拔地區的西門塔爾牛引入青藏高原,經過多年的培育和馴化,現已成長為青藏西門塔爾牛。該牛具備對青藏高原的高度適應性,這在全世界的西門塔爾牛中是*的,是青藏地區寶貴的優勢畜牧資源。近年來,青藏農區不斷加大黃牛改良力度,培育出農區西門塔爾改良牛,并得到快速推廣。
青海省大通種牛場歷時20余年,育成了含1/2野牦牛基因的大通野血牦牛。野血牦牛生長發育快,其雜交后代產肉性能比同齡家牦牛平均提高20%以上。用大通野血牦牛凍精與青藏農區西門塔爾牛進行雜交,其雜交后代具有良好的適應性和較高的肉用和乳用生產性能。
用大通野血牦牛凍精對青藏農區西門塔爾牛進行雜交,其雜交后代就是野西犏牛。野西犏牛含有50%野牦牛的血統,因其既擁有較高的乳肉生產性能,也具有較強的青藏高原環境適應能力,因此可將農區繁育的野西犏牛送到牧區飼養。
縮短育肥時間解決養殖“瓶頸”
公牦牛通過快速育肥提早出欄,相應減少了冬季對棚圈草料的需求。牦牛縮短了飼養周期,既能保護青藏草原生態,還能促進牧民增收。縮短公牦牛育肥出欄時間,可以有效解決青藏草原畜牧業持續發展的問題。
由于野西犏牛公牛犢生長快、個頭大、肉用性能好,可以把它由農區轉移到海拔更高的牧區快速育肥,兩年就可以實現出欄,大大縮短了飼養周期,既提高了生態效益,也提高了牧民的收益,這對青藏高原牦牛生產力水平的提高、草原減畜增效、保護生態環境具有重要意義。
青藏高原農區擁有豐富的農作物秸稈和較好的暖棚設施,海拔高度也比牧區低,還可以大面積種植產量高的牧草作物,在這種條件下飼養的母牛能較早發情,提早進行人工授精,牛犢也能較早地出生;再將牛犢轉到牧區飼養,可以獲得一個完整的青草季節;待青草返青后,及時將公牛犢轉移到牧區放牧飼養、快速育肥,可實現兩年育肥出欄。
為保護青藏草原生態,還需要采取措施對牧區牦牛進行減畜,如果農區能夠為牧區繁殖育肥用的公犏牛犢,牧區就可以把種用公牦牛減少。當地政府可以把農區集中繁育的公牛犢買下來,通過政府補貼的方式,轉移到牧區由牧戶做架子牛來飼養,這樣,農區就成了牧區的繁育基地,實現了農區繁育、牧區飼養,優化畜群結構,減輕青藏草場壓力。
減畜增效提高養殖效益
當前,在青藏草原上飼養著大量的繁殖力低下的母牦牛,這些牛是減畜的重點對象。對牦牛實行農繁牧養,可提高母牛的繁殖效率,減少牧區繁殖用母牦牛的飼養量。
野西犏牛是不可多得的基礎母牛資源,將部分野西犏牛母犢留在農區補充基礎母牛,把部分野西犏牛母犢提供給海拔更高的牧區做基礎母牛,對繁殖能力低下的牧區母牦牛實行替代,可以滿足牧民的喝奶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