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2/3/29 11:19:00 來源:新農技術 閱讀數:
水泡性口炎是由水泡性口炎病毒引起的牛的一種急性、熱性水泡性傳染病。
病原:水泡性口炎病毒屬彈狀病毒科,有2個主型和若干亞型。本病毒對外界環境抵抗力較弱,對常用消毒藥的抵抗力較弱。2%氫氧化鈉或1%甲醛能在數分鐘內殺死病毒。
流行特點:病牛是主要的傳染源。病毒隨水泡液和唾液排出,通過健康牛損傷的皮膚粘膜和消化道而感染。因此,污染的飼料、飲水和昆蟲叮咬是本病的傳播媒介。本病的發生具有明顯的季節性,多見于夏季及初秋季節。
癥狀:病牛病初體溫升高達40~41℃,食欲減退,反芻減少,口腔粘膜及鼻鏡干燥,舌、唇粘膜上出現米粒大的小水泡,而后彼此融合成蠶豆大的大水泡,內含透明黃色液體。經1~2日后,水泡破潰后形成邊緣不整齊的鮮紅色爛斑。同時大量流涎,呈絲縷狀掛滿嘴邊,病牛采食困難。有的在蹄部和乳房皮膚上也發生水泡。病程1~2星期,轉歸良好,極少死亡。
診斷:根據流行特點及典型水泡病變、流涎等特征性癥狀,一般可作出診斷。
鑒別診斷:診斷本病應與口蹄疫加以鑒別。
防治訣竅:
預防:主要是消滅蚊等吸血昆蟲;加強飼養管理,注意保持環境衛生,定期消毒牛舍、用具等,增強機體抵抗力;發生本病時,應隔離病牛和可疑病牛,封鎖疫區,并對污染的場地嚴格消毒。
治療本病的治療只能采用對癥療法。口腔粘膜的爛斑用0.1%高錳酸鉀水沖洗,然后涂抹碘甘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