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2/3/29 11:44:00 來源:廣西新聞網 閱讀數:
廣西人餐桌上的食物有多少是本土產出的?3月27日,全區水產畜牧業產業發展助農增收現場經驗交流會在南寧召開。記者獲悉,老百姓平常生活必不可少的雞鴨魚肉,廣西已實現自給,并且將進一步規范養殖標準,為廣大市民提供“放心肉”。
南寧本地養殖產業化掃描
鏡頭一:27日上午,一走進南寧市桂柳公司櫻桃谷鴨苗孵化基地,首先看到的是一棟六七層的高樓,記者以為是職工宿舍,南寧市水產畜牧獸醫局負責人卻告訴記者:“這里面全都是旱鴨的孵化車間。”走進第一個車間,只見孵床上躺著密密麻麻的鴨蛋;第二個車間是孵化設備,一位員工正在“翻蛋”,讓所有的鴨蛋受熱均勻;第三個車間的孵床上,已有不少雛鴨破殼而出,不少鴨蛋已“叫口”。辦公室前面,不少人前來購買鴨苗。
鏡頭二:在南寧市青秀區伶俐鎮的實隆公司旱鴨養殖示范點,養殖戶班明琨的大棚里,成群的幼鴨正在休閑散步。它們看起來個頭不小,但來到這個世上只有15天的時間。大約40天后,它們將成為南寧市民餐桌上的佳肴。這里約有6700只鴨,每只可賺3元。
鏡頭三:位于南寧市五塘鎮的華興公司肉鴨加工廠的后門,記者看到一只只活鴨被倒掛著送進車間,經過宰殺、脫毛、掏空內臟、清洗、真空包裝等系列程序之后,直接可以入鍋烹飪了。這是一條高科技流水生產線,都在無菌車間封閉進行。目前這些肉鴨全部供應南寧市場,主要是大中專院校、街頭各燒鹵店。
本地新鮮鴨替代外來凍鴨
養殖業的產業化發展,使得越來越多的“本地造”新鮮出爐,直接受益的是農民。如南寧市,農民通過養殖業獲得的人均現金收入達2210元。
間接受益的是城市居民。以鴨為例,前幾年南寧百姓吃的燒鴨大多數是從山東來的凍鴨。近幾年,廣西出臺各種扶持政策,大力發展規模化、標準化、設施化養殖,本地產的雞鴨魚肉總量日益增多,市民的菜籃子越來越新鮮,餐桌上的菜品也越來越豐富。
據自治區水產畜牧獸醫局局長梁雨祥介紹,近年來,廣西水產畜牧業經濟總量大幅增長,水產畜牧業養殖總產值從2008年起連續4年超過1000億元。特別是2011年,水產畜牧業養殖、加工和服務業總產值突破“雙千億”,達到2335億元。生豬、家禽、草食動物、奶水牛和水產品產業等優勢特色產業平穩較快發展。
像生豬產業,可以說是“一業獨大”,不僅滿足了廣西本地老百姓的生活需求,還有1/3的生豬輸送到廣東;肉雞的飼養量也非常大,約有一半賣到廣東、北京、上海及周邊省份。
另外,牡蠣、對蝦、羅非魚和龜鱉等優勢特色漁業迅速崛起,特別是羅非魚出口量越來越大;其他像牛、羊、鵝、兔等草食動物產業得到了快速發展。
規范養殖提供“放心肉”
27日,走進伶俐鎮村民黃中秋的養雞示范點,只見約2000平方米的養殖大棚里,出生一天的雛雞正在啄食。大棚里面還有另一個小棚,小棚下面掛著燈管,不時有雛雞吃飽了跑進來“取暖”。讓記者感到有趣的是,大棚里還傳出廣播聲。
據介紹,在這里雛雞剛一出生,就會享受24小時的廣播或音樂。這種場合下養出的雞,由于其成長過程心情愉快,肉也比較好吃。
這都得益于科技兩字。據了解,像這種“科技興漁牧”示范基地在南寧越來越多,新的大型加工企業陸續落戶南寧,目前以雙匯、揚翔新食記等為龍頭的肉類加工業,以華興公司、巨東公司、匯華公司等為龍頭的家禽加工業,以百洋食品公司為龍頭的羅非魚養殖及加工業,以皇氏乳業公司為代表的乳業,以柯新源、農墾永新和桂寧種豬場等為代表的生豬業等產業集群初具規模。
會議透露,今年廣西仍要加快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創建和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創建,重點扶持中低產池塘示范改造2.5萬畝以上,創建*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場30個、自治區級示范場30個。通過標準化示范場的建設,讓市民吃到“放心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