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2/4/10 15:05:00 來源:中國畜牧獸醫報 閱讀數:
近年來,安徽省農業科研人員培育出一批養殖新品種,這些新品種無論從自身品質還是從養殖效益上說都是不錯的。作為科技創新成果,這些品種推廣之路是否一帆風順呢?筆者就此詢問了相關產業的專家。
皖系長毛兔飼養量增加快
經過20余年的系統選育,安徽省農科院畜牧所培育的皖系長毛兔終于在2010年獲得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頒發的畜禽新品種證書。皖系長毛兔是我國第二個*長毛兔新品種,是安徽省第一個*家畜新品種。
安徽省農科院畜牧所養兔專家趙輝玲說,該品種兔適應性強、耐粗飼、抗病力強,目前已推廣到全國各地,總量估計有300多萬只,占安徽省長毛兔存欄量的40%左右。
“這幾年養兔效益不錯,每只長毛兔農民可以賺到100多元,所以飼養量逐年增加,僅我省就突破200萬只,目前長毛兔種兔的價格是每對400元,還供不應求。”趙輝玲告訴筆者,養殖新品種要想推廣好,其市場效益不能差。但這一點對于養殖業來說很難定,因為畜禽產品的價格波動大,不像種植業價格比較穩定,容易被農戶接受。皖系長毛兔之所以這幾年發展快,一方面是品種本身品質過硬,還有一方面就是這幾年養兔效益好。
安徽省農科院畜牧所錢坤所長告訴筆者,在養殖新品種推廣上,農科院所要積極做好宣傳工作,讓農戶知曉新品種的優點,科研人員也要主動下鄉進村,和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加強聯系,合作推廣,讓新品種造福農民。
絲膠蠶品種推廣難度大
2010年5月份,安徽省農科院蠶桑研究所主持的家蠶全天然純絲膠蛋白質生產技術研究項目通過專家鑒定。據該所專家陳復生介紹,利用該品種生產的蠶繭提取絲膠蛋白質,可以滿足高檔化妝品對絲膠蛋白的需求。
“但這兩年推廣卻不盡如人意。”蠶桑所所長范濤介紹,雖然這種蠶可以給廣大蠶農帶來可觀的收益,但是普及起來卻面臨不少問題。首先是農戶不可以盲目飼養,由于絲膠蠶品種主要是為提取絲膠而飼養,如果沒有相關企業來收購,這樣的蠶繭可以說是沒有用的。必須由廠家和農戶在飼養前就簽訂協議,保證回收,否則不可以飼養。這樣一來,企業的產品能否受到廣大消費者的歡迎,就成為非常關鍵的因素。目前消費者對絲膠化妝品還存在一些抵觸,這影響到企業對絲膠的需求。目前與蠶桑所開展合作的只有江蘇一家企業,普及力度和范圍都不大。
“正是吸取了這個教訓,現在蠶桑所在蠶桑資源開發利用的研究上,首先關注的是其市場需求如何。”范濤說,蠶桑所最近開發了桑葉茶、蠶蛹產品和桑皮紙,市場看好,效益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