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2/4/11 14:47:00 來源:大連天健網 閱讀數:
成永明是紅沿河鎮達營村土生土長的農民,這幾年,他一直在自家的土地上不停地“折騰”著轉型,可不管他是扣大棚黃瓜、養雞、還是現在從事大棚櫻桃生產,每一次他都能駕輕就熟,成功轉型,并實現了致富“三級跳”。
記者見到成永明時,他正和老伴在自已的櫻桃棚中忙活著,成永明告訴記者:31歲那年,他在村里干了一件叫莊稼人不可思議的事,第一個挑頭扣起了大棚黃瓜。而當人們剛剛知道“溫室大棚”這個概念時,成永明已將大棚黃瓜的生產技術爛熟于心;當人們還在擔心黃瓜賣不出去的時候,他對黃瓜市場的價格、銷路、客商都了解得一清二楚,他的大棚黃瓜不僅當年收入不菲,而且以后,平均每年收入都在1.2萬元左右,這是他成功的第一跳。養雞是成永明成功的第二跳。18年前,他看到我市養雞業蓬勃發展起來,既不用為雞雛的來路發愁,也不用為成雞的銷售犯難,于是他蓋起了雞舍養雞。成永明養雞,一養就是15年。15年來,他養的雞沒有發生過任何閃失,效益比黃瓜翻了好幾番,就在他的養雞業干的轟轟烈烈的時候,他卻把雞舍租了出去。怎么想起扣大棚櫻桃?成永明毫不掩飾:出去參觀學習,看他們扣大棚櫻桃挺好,我就臨時租了30畝地。成永明告訴記者,他棚里的大櫻桃3月底就可以上市了,從現在來看,收購價格不錯,算得上是成功轉型的第三跳。
成功并不是遙不可及,致富也不只是夢想。
成永明說,不管他怎樣忙、怎么累,他都要用科技圖書和電視的農業節目充實自己每天的生活。
得利寺鎮評選“雙十佳”助推產業雙豐收。日前,得利寺鎮為10名納稅大戶和10名大櫻桃種植戶披紅戴花,授予他們“雙十佳”榮譽稱號,表彰他們對全鎮經濟發展做出的貢獻。
近年來,得利寺鎮把“工業強鎮,產業富民”做為全鎮發展方向,加快經濟發展方式和產業結構調整步伐。他們還不斷強化大櫻桃產業主導地位,2011年開展的農業生產“百千萬工程”,使全鎮大櫻桃陸地栽植面積達到了3萬畝150萬株,年產量1萬噸,年產值1.6億元。目前,全鎮有大櫻桃保護地大棚有587個,棚室的櫻桃產量達到58.7萬斤,產值5870萬元,占全鎮人均純收入的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