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2/4/13 11:40:00 來源:錢江晚報 閱讀數:
一個按鈕,1秒鐘2000多頭豬同時都有“飯”吃,可不要小看這個數字。
“要是在以前,排前頭的豬吃到了,后面的豬要跳死,就差這么點時間,母豬經常流產,這可是效益啊。”溫州人黃少林的普通話實在讓記者“很崩潰”,但是年近60的人了,能接受現代化養豬讓人肅然起敬。
這里的山路十八彎,從溫州市區驅車1個半小時,人都快繞暈了,瑞安市桐浦董夏村到了。溫州桑農少林畜牧有限公司很顯眼,這是溫州第一個全自動又實現農牧聯動循環的養豬場。因為他們的貢獻,村里200多戶家庭都有免費沼氣用,黃少林是這家公司的董事長。
四頭生豬一個“標間 過“飯來張口”的生活
董夏村三面環山,溫州桑農少林畜牧有限公司就在一座山腳下,紅色的屋頂襯在綠色山林中特別顯眼。
自動化喂料系統、自動監控室、現代化產房溫床、獨立沼氣池……公司斥資3000多萬元,為生豬打造了一個占地30多畝的“宿舍”,每四頭生豬都有一個四五平方米的“標準間”。該公司董事長黃少林表示,斥巨資打造的標準化廠房投入使用后,生豬成活率大幅提高,養殖業的效益漸漸體現出來。
采訪時,記者總共就看到三四個工人,他們穿著藍色的工作服,進豬場需要消毒換衣服。2010年,黃少林花費100多萬元購進的全自動喂養系統和監控系統投入使用后,養殖場內兩三名工作人員按下按鈕,就可實現2000多頭豬的喂食,有效降低了勞動力成本。“原來最多的時候養1萬多頭豬,需要30多個工人,現在兩個豬場加起來也只要10多個工人。”黃少林給記者算了下,光人工費每年都能省下10多萬元。
“豬如果渴了,它只要把嘴放到水龍頭一吸,水就出來了;餓了,豬鼻子一拱,飼料就自動從給料口下來了。”黃少林描述起生豬“飯來張口”的生活。
在該公司的自動監控室內,共有9個監控視頻對著豬欄,可分別對24個不同場景實行可切換的實時監控。同時,監控系統還可以通過自動變焦拉近與豬的距離,讓工作人員可以近距離觀察生豬生長情況,如發現豬生病、發情等情況可進行及時處理。
“溫州70%的生豬肉靠外面供應,因此本地豬肉供不應求。”黃少林指著豬舍邊上那片大概有近百畝的地,豬糞通過地下沼氣池加工成沼氣,供應給周邊老百姓免費使用,糞汁糞渣用于肥料澆灌種在地里的黃瓜、草莓、果樹,等等,產業鏈就這樣循環起來了。
產崽母豬更優待 一張定位產床3300元
對即將產崽的母豬,黃少林更是優待有加。冬天,它們可住進特殊的暖房中,里面有專門的母仔定位分欄產床,2.2米寬、1.8米長的孕豬產床上或站或躺著“坐月子”的豬媽媽。這種母仔定位分欄產床的使用,可以減少因母豬撕咬、擠壓等因素造成仔豬死亡,提高仔豬成活率和育成率。
“為了能讓母豬順利產崽,每個暖房里都用上了電熱板,一張產床價值3300元呢!”黃少林說,這些設備是幾年前從臺灣引進的。而一到夏天,產舍里開足了冷氣,一年之中,用電最高時電費竟達到2.5萬元一個月。據悉,這種尊貴待遇,是懷孕3個月后的孕豬和出生1至23天內的小豬仔才能享受的。23天后,小豬仔被送至保育欄。而未滿90天的孕豬也另有宿舍,睡的是“定位床”,規格比產床要小得多,僅容一頭豬的大小。
黃少林說,通過限制豬的活動范圍,能減少能量損耗,*限度地提高豬的生長速度和增加體重。而在每張“定位床”前,都安裝了自動給料機和傳送管道,根據豬的“肥瘦”調整食量,讓豬健康均衡發展。
如此高標準飼養的豬,價格相比市場價會不會“金貴”些呢?黃少林說,一般來說,會稍高于市場價。
投入這么多錢,如何收回成本?從1996年就開始養豬的黃少林分析說,傳統的養殖模式容易造成生豬生病,成活率不高,攤高了成本。這個標準化豬舍投入使用后,生豬成活率大幅提高,效益自然好了。該公司現年產2萬余頭豬,產值達4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