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2/5/4 10:34:00 來源:中國豬業 閱讀數:
周間管理,就是將生產群母豬按一周生產節律分批次配種、懷孕、分娩,商品豬分批次保育、育成育肥并出售。豬場實行流水線作業,每個生產環節全進全出。一個年產萬頭肥豬的養豬工廠,每周約出廠200頭肥豬,并有25頭母豬配種妊娠,22頭母豬(分娩率88%)產仔,22窩仔豬斷奶、保育、育成育肥并出售,工藝流程嚴整,各生產車間能按時完成任務并緊密配合,連續均衡有節奏地生產。豬場通過有效的周間管理體系能有效切斷病原微生物在豬場的傳播鏈,每批生豬生產日齡相近,抗體水平一致,這可大大提高豬場的整體免疫水平,并可*限度地利用豬舍設施。下面討論周間管理模式下的豬舍設計及生產工藝流程(以500頭生產母豬群為例)。
1、基本生產參數設定
(1)能繁母豬數
能繁母豬500頭,斷奶日齡:28天,母豬分娩率:88%,母豬周轉率:2.3窩/年。
(2)母豬繁殖周期
懷孕114天,哺乳28天,母豬非生產日17天,總計159天。
(3)各階段豬育成頭數
年產2.3胎/頭;產活仔數11頭/胎;0~5周齡育成率95%;轉入保育舍10.45頭/窩;6~10周齡育成率97%,轉入育成育肥舍10頭/窩;11~24周齡育成率98%,出欄9.8頭/窩;每頭母豬平均年提供育成豬9.8×2.3=22.5頭。
(4)確定每周配種母豬數
年總產窩數500×2.3=1150窩;全年52周,每周應產窩數1150/52=22窩;每周應配母豬數,按分娩率88%計,則為:22/0.88=25頭:故每周應配25頭才能保證每周22頭母豬受胎。
每個生產環節豬只“全進全出”――每周有25頭母豬配種,每周22頭母豬進入妊娠車間,22頭進入產仔哺育車間,22頭母豬產仔,22窩(242頭)仔豬哺乳,22窩(230頭)保育豬,22窩(220頭)育成育肥豬。22窩(216頭)育肥豬出欄。
2、車間數的確定
一般安排4~5個車間:配種車間、妊娠車間(這兩個車間也可合并為一個種豬車間)、產仔哺乳車間、斷奶仔豬保育車間和生長肥育車間。
3、車間生產欄位及生產單元
(1)配種車間(人工授精)
①公豬欄:生產公豬12頭,后備公豬4頭,共16個單欄,1頭/欄,另加2個備用欄,需18個公豬欄(自然交配需20頭生產公豬,8頭后備公豬)。
②妊娠豬限位欄:每周配母豬25頭(設情期受胎率93%),在養4周,需93個限位欄。
③后備母豬欄:母豬按30%淘汰率,選留率75%,每周需后備母豬4頭(500×30%/75%/52),在養17周(50~120千克),需養后備母豬68頭,每欄6頭,需12個大欄。
④待配母豬欄:待配母豬=生產母豬-(妊娠欄母豬+分娩欄母豬)=500~(93+249+110)=48頭,每欄6頭,需8個大欄。
(2)妊娠車間
妊娠豬限位欄:配種車間的妊娠母豬經妊娠診斷陽性者進入妊娠車間,設定受胎率93%,每周22頭妊娠母豬,在養11.3周(提前一周上產床),每欄一頭,需249個限位欄(忽略5~15周妊娠期的流產率)。
(3)產仔哺乳車間
產床數量:母豬在養35天(母豬提前7天進入產仔車間,哺乳28天),斷奶后仔豬留欄7天,空圈消毒7天。產床利用7周,需要7個單元,22產床/單元,1頭/產床,需產床154個。
(4)斷奶仔豬保育車間
保育欄數量:保育豬在養35天,空圈消毒7天,保育欄利用6周,需要6個單元,22欄/單元,1窩/欄,需保育欄132個。
(5)育成肥育車間
育成育肥欄數量:育成育肥豬在養14周(設定育肥豬24周出欄),空圈消毒1周,育成育肥欄利用15周,需要15個單元,22欄/單元,1窩/欄,需育成育肥欄330欄,(如果采用每欄兩窩,則欄數減半(165欄),每欄面積加倍)。
4、生產車間欄位面積
(1)單個生產欄位推薦面積
①公豬欄(半漏縫地面):3.0×2.4=7.2平方米;
②妊娠欄(半漏縫地面);2.1×0.6=1.26平方米;
③分娩欄(高床):1.8×2.2=3.96平方米,兩個產仔欄共用一個仔豬保溫區;
④保育欄(高床):2.0×3.0=6.0平方米(10頭/欄,0.6平方米/頭);
⑤生長肥育欄(半漏縫地面):12平方米/欄,每欄10頭,每頭1.2平方米(如兩窩合并,則欄數減半,面積加倍);
⑥后備及待配母豬欄:(半漏縫地面);11平方米/欄,每欄6頭,每頭1.8平方米。
(2)生產車間欄位面積
妊娠母豬的限位欄:342×1.26=431平方米;
產床:154×3.96=610平方米;
保育床:132×6=792平方米;
育成育肥:330×12=3960平方米;
后備母豬:12×11=132平方米;
待配母豬:8×11=88平方米;
公豬:18×7.2=130平方米;
合計:6143平方米。
5、豬舍分布及豬場面積
實施周間管理的豬場,全進全出流程主要安排在分娩舍,保育舍及育成育肥舍,重點在分娩舍和保育舍。以下是按周間管理模式設計的豬舍建筑流程(以500頭生產母豬為例):
妊娠舍:3幢;分娩舍:7幢;保育舍:6幢;育肥舍:15幢;后備母豬,待配母豬及配種舍:1幢;公豬舍(包括采精室):1幢。
豬舍總建筑面積:按每出欄一頭育肥豬0.8~1.0平方米計算。
豬場的其它輔助建筑總面積:按每出欄一頭商品育肥豬0.12~0.15平方米計算。
豬場的場區占地總面積:按每出欄一頭商品育肥豬2.5~4.0平方米或按每頭繁殖母豬40~50平方米計算。
豬場建筑物采取密集型布置方式,建筑系數(建筑物實際面積占場地總面積的百分數)為20%~35%。
豬舍跨度以9~12米為宜,每幢豬舍縱向的間距7~9米,端墻間距10~12米,豬舍墻與圍墻間距不低于10米。
豬場建筑設施按管理區、生產區和隔離區三個功能區布置,各區界限分明,聯系方便。管理區應位于生產區常年主導風向的上風向及地勢較高處;隔離區應位于在場區常年主導風向的下風及地勢較低處。各功能區之間的間距不少于50米,并有防疫隔離帶或圍墻隔開。
6、母豬同期發情
豬場周間管理要求全年保持均衡的配種和產仔,必須做到各群母豬同期發情、同期配種、同期產仔。為此,必須對豬的繁殖進行有效控制。目前一般采用控制仔豬斷奶的時間以達到發情同期化。通常母豬在斷奶后5~8天發情,而仔豬斷奶時間有較大的變動范圍,約3~6周,這樣可使產仔相差不到3周的一群母豬,通過調整斷奶早晚時間,以達到同期發情,如發情頭數不足,可由后備母豬補充。
另外,利用激素來控制和調整母豬發情周期在生產上也有一定的應用。促性腺激素復合物PG~600誘使母豬和青年母豬發情。
7、標準化豬群
規模化豬場的標準化豬群是實現高效率養豬的基礎,工廠化養豬、生產工藝流水線操作、全進全出,生產的特點是連續性、均衡性和節律性,在流水作業生產的每個環節,必須創造良好的飼養管理與繁殖的工藝技術,使豬能發揮*的生產潛力,這種生產流程需要一個標準化豬群,即主要經濟性狀一致化的豬群。豬群標準化是通過建立繁育體系、親本選擇和選育、雜交組合試驗和配合力測定等措施,使豬群每一個體都有較高的生產力,并且整齊、穩定和規格一致。
大型養豬企業,必須創建獨立的良種繁育體系,從純種選育到純種繁殖再到經濟雜交,保證豬群經濟性狀的一致性。中型養豬工廠,可建立二級繁育制度,建立核心群和雜種群,由其他育種場購入優良種豬來補充核心群母豬,同樣能維持豬群穩定的生產性能。
8、豬場記錄體系
豬場要做到持續有效的全進全出流程,建立完整、準確的記錄體系是必不可少的,記錄內容有如下方面。
(1)豬舍存欄記錄
記錄各生產車間豬群的變動及存欄情況,包括公豬舍、配種舍、妊娠舍、分娩舍、保育舍、育成育肥舍存欄記錄,一般有日報、周報、月報等。為了方便統計分析,以上記錄一般根據豬場生產節律而設計,豬場實施周間管理模式,一般設計成周報形式。
(2)配種記錄
(3)分娩記錄
(4)母豬繁殖記錄
(5)母豬分群記錄
(6)后備母豬培育記錄
(7)豬場銷售及采購記錄
通過對記錄數據的統計分析,計算每個生產節律豬群的生產成績及豬場整體生產經營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