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2/7/31 13:32:00 來源:新華網 閱讀數:
對于民豬,中國東北的居民們有著特殊的記憶:以往農村若是誰家殺了頭民豬都會叫上附近的人,美美地吃上一頓殺豬菜,白切肉、酸菜……特有的香氣讓東北味顯得地道、濃厚。
東北民豬與重慶榮昌豬、中原太湖豬并稱為中國三大地方優質豬種,并入選世界8大優質豬種。然而,在世界地方豬種保護名錄中位列第四位的民豬近年來卻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記者在中國“民豬之鄉”黑龍江采訪了解到,民豬瘦肉率低、增肉速度慢,一度難以滿足人們對豬肉數量的要求。而隨著杜洛克、大白豬等外來“洋豬”大量進口中國,民豬被擠出了養殖市場。
上世紀90年代后,這種沖擊一度達到頂峰,民豬母豬數量急劇下降,最少時種豬僅余100頭左右,豬種處于瀕臨丟失的邊緣。
近日在世界上*的民豬保種場黑龍江省蘭西縣種豬場,記者見到了久違的民豬。建場40多年來,蘭西縣種豬場一直擔負著民豬的保種、選育和科研等任務,但民豬市場長期低迷,保種呈現明顯的“負效益”。
“我們需要靠養‘洋豬’的收益來補貼‘民豬’保種。”副場長蔡建成說。
為探索保種的新途徑,蘭西縣種豬場通過建立一定規模的保種區、采取適當留種方式和延長世代間隔等方式,使瀕危的民豬緩慢增加,現場內存欄東北民豬430頭,二元雜交母豬170頭。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大伙對豬肉的要求高了,民豬的優勢就漸漸體現出來了。”蘭西縣種豬場場長王亞波說,“首先是香,這豬肉可真香啊!”
作為一名養豬專家,東北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教授王希彪也對民豬肉的味道贊不絕口:“民豬瘦肉顏色鮮紅、肥肉白,吸水性強所以保鮮,肌纖維細所以易于咀嚼和吸收消化,而且瘦肉中大理石紋明顯,有‘瘦中肥’的口感,味道極香。”
據統計,民豬常年傳染病發病率比對照組低2.3%,死亡率低20%,仔豬下痢病比對照組低28%。因為很少甚至不需用藥,民豬被稱為真正的綠色健康食品。
在消費者對食品質量和安全要求越來越高的當下,民豬的諸多優勢引來了更多關注的目光。
截至2010年底,僅在蘭西縣,民豬養殖專業村、屯已發展到22個,專業大戶發展到2124戶,以“黑珠”牌商標注冊的民豬肉類產品不僅獲得了無公害產品、產地的認證和地理標志認證,而且以連鎖經營模式相繼在北京、哈爾濱、大慶、綏化、綏芬河等地建立了民豬肉類連鎖、餐飲店32家。
包括聯合國糧農組織在內的多國專家學者近年來都曾到蘭西考察過民豬,并有意用民豬來改善“洋豬”的性狀。王亞波介紹說:“國內與我們接洽的人也越來越多,從傳統上的東三省,到最遠的河南鄭州、江蘇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