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2/8/2 11:45:00 來源:中國養殖網 閱讀數:
眼前的趙桂強,中等身材,柔弱的外表,溫和的聲音,讓人很難把她與“女強人”聯系在一起。趙桂強是山東省鄆城縣鄆城鎮徐莊村人,一個普通的農家婦女。四年前,懷揣致富夢的她開始籌建奶牛合作社。如今,她的養殖場有奶牛450余頭,標準化奶牛舍6棟,安置農村剩余勞動力20多人,年產牛奶900多噸,成為遠近有名的“奶牛大王”。
誠信感動奶農
趙桂強是徐莊村女干部。2008年,她看到本村和附近村莊有不少奶牛戶,喂養、擠奶、散賣,一頭牛就讓全家忙得團團轉,牛多了就更不行了,當天賣不掉的牛奶只能倒掉??吹綔侠锇谆ɑǖ呐D?,趙桂強非常心疼。恰好,趙桂強的一個朋友在伊利奶牛部工作,她就和朋友商量在鄆城建一處奶牛基地,實行“基地(公司)+農戶”經營模式,在服務奶農的同時,自己也能贏利。說干就干,2008年6月,趙桂強多方籌資,租下40畝地,準備大干一番。但是,接下來的三聚氫氨事件給了她當頭一棒,當時租金已交,院墻剛建好,有的合伙人開始撤出投資……但趙桂強沒有退縮:“奶業處于低谷,是企業誠信和牛奶質量出了問題;只要牛奶品質好,市場潛力還是很大的。”
2009年春天,趙桂強借錢建了2個牛棚,隨后開始動員奶農把牛放到合作社。6月份,劉友占家的16頭牛成為合作社接收的第一批奶牛。“當時規模小,擠奶器和運草都是借來的,牛奶收和賣的價格一樣,3個月賠了十來萬。但是,經營企業不能只顧眼前利益,再困難我也要先把奶農的錢結算清楚。”趙桂強的誠信感動了奶農,許多奶農慕名把奶牛送到合作社。企業規模逐步擴大,需要巨額資金,趙桂強如何挺過難關?
國家政策顯神通
“合作社發展到現在,國家政策幫了我的大忙!”趙桂強說。“國家實行奶牛良種補貼制度,為我們提供了良好的奶牛品種;擠奶罐、制冷罐、運輸罐、打草機等設備設施,都享受財政農機具購置補貼,給我們省了很多錢!”
2011年6月,合作社再次陷入困境:“原來的借款已經到期,銀行貸不下款,親友早借了個遍,資金周轉不過來,要賬的人紛紛上門,我當時想死的心都有!”趙桂強說。困難時刻,趙桂強想起在省合作社培訓班上課時學的知識,于是,她起草了《鄆城縣新鑫奶牛專業合作社養殖場改建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向國家發改委申請國家扶持專項資金,幾個月后,80萬專項資金到帳。趙桂強修建了不銹鋼牛欄,硬化了路面,建起了擠奶大廳……合作社起死回生!
記者看到,寬敞明亮的現代化擠奶大廳內,幾十頭膘肥體壯的奶牛并排接受工作人員的清洗、消毒、上罩、擠奶等各項操作。“凡是送到這里的牛,我們都統一請專家技術指導,統一購飼料,統一疫病防治,統一銷售牛奶。每戶只需一個人在這里喂草料就行。”趙桂強笑呵呵地說。經過嚴格的技術把關,靠著穩定的產品質量,趙桂強與菏澤華英公司確定了長期合作關系。趙桂強還在鄆城城區建立了兩個鮮奶零售點,讓市民喝上了放心奶。
富了眾鄉親
剛走進侯咽集鎮侯樓村養牛戶侯仰輝的牛棚,侯仰輝便熱情地和記者打招呼??粗诮蚪蛴形兜爻圆莸哪膛?,記者疑惑地問:“你家在侯咽集鎮,為啥跑30多里到這兒來養牛?”“在家里養牛地方小,弄得到處都是牛糞,飼養管理技術跟不上,再加上鮮奶外銷難,折騰一年也掙不了幾個錢。聽說這里有個奶牛養殖合作社,我就買了28多頭,牽著牛來入社。”“今年效益怎么樣?”“效益很好,過去在家養奶牛,每斤奶才1元多錢,還得自己外出找銷路,來這里養牛省心多了,媳婦一個人就能管理,我還能騰出時間打個零工,收入比原來高多了!”侯仰輝說著臉上露出了笑容。“另外,自家的秸桿拉到這里統一貯存,省了不少飼料!一頭牛能掙四千多,算下來,我一年能掙十來萬呢!”
養殖場不僅富了養牛戶,也讓周邊群眾嘗到了“甜頭”。“過去農民處理秸稈不是亂扔亂放就是燃燒,浪費了大量的資源,還污染環境。我們把這些秸稈收購回來,建立了四個大型青貯池,進行無氧貯存,這些草料成為奶牛的主要原料。”因此,趙桂強與周邊300余戶農民簽訂了秸桿收購合同,僅此一項每年為當地農民增收8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