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2/8/6 13:50:00 來源:四川新聞網 閱讀數:
一頭豬的主要污染物產生量相當于5-7個成年人的產生量,傳統養殖方式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愈加嚴重。在四川省綿陽市涪城區關帝鎮大樹村滬川牧場,這里用“生態鏈”串起的農業循環經濟模式,豬糞循環一圈,既能肥田又能發電,成功實現了畜牧排泄物的“零”排放。
棘手豬糞成了自然生態肥
“如果不走生態養殖的路子,場里上萬頭豬每天產出的排泄物將是一個巨大的隱患。”綿陽市滬川牧場董事長趙義正介紹說,該牧場現已投入1000萬元建成了沼氣發電綜合利用處理系統,場里15000余頭豬的排泄物經過循環利用,所產生的沼渣將進入田間地頭,棘手的豬糞,成了種植大棚綠色蔬菜的自然生態肥。如今,滬川牧場正朝著*標準化示范場的目標邁進。
此外,經過厭氧發酵處理的沼渣、沼液施于土壤,減少了化肥、農藥的使用量,增加土壤的有機質含量,改善了土壤的環境質量,也保護了周邊的水資源。眼下,這個大型養殖場每天要處理糞污水300立方米,通過沼氣發電、污水自動處理,達到國家一級排放標準。
“明年,城區的市民就可以吃到由關帝鎮大樹村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生產種植的綠色蔬菜。”趙義正告訴記者,借助涪城區楊(家)關(帝)產業帶的發展勢頭,滬川牧場成立了大樹村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成功流轉土地1000畝用于種植綠色蔬菜,并計劃陸續流轉2000畝山林用于種植花椒、核桃。“通過我們辛勤的勞動,要使大樹村一年變小樣、三年變大樣。”
養豬場“養”出個發電站
眼前,是一巨大的儲氣裝置和一座微型發電站,豬糞、豬尿、污水收集后,通過糞污柵過濾儲存,然后再通過均漿混合后輸送到厭氧發酵罐中。之后,沼液、沼渣、沼氣分離,沼氣凈化后輸送至發電裝置,用于生產、生活電力供應。沼渣直接通過漏斗輸送出來,作為生態肥使用,剩下的沼液可用做澆灌農田和沖洗豬圈。走進滬川牧場,讓人不敢相信自己正站在養豬場里。
“沒有想到臭烘烘的豬糞還能發電,養豬場”養“出個發電站。”在養豬場打工的當地村民老李感慨地說,以前只聽說水和煤能夠發電,現代化的養豬方式真是太環保了。
冬天取暖,夏天納涼,平時照明,自從120千瓦沼氣發電設施建成后,滬川牧場的“豬糞發電站”發揮了越來越多的作用。“停電會給養豬帶來麻煩,這個時候,我們這個發電設備就起到了作用。”場內一名工作人員介紹說,正式發電以來,養殖場每年為公司節省電費80-100萬元。
“利用豬糞發電既消耗了大量廢棄物、保護了環境,而且變廢為寶,產生了大量熱能和電能,實現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對“豬糞發電站”,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如此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