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2/9/4 14:01:00 來源:中國畜牧網 閱讀數:
健康養殖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包含多重因素,但也是畜牧業得以持續發展的基礎。8月26日,由本報主辦的“首屆中國畜牧業健康發展研討會”在內蒙古召開,農業部領導、業內知名專家、企業代表共話我國畜牧產業發展,將“健康養殖理念”作為主要議題。
近年來,我國畜牧業在數量上快速增長,2011年總產值超過2.2萬億元,創歷史新高,卻存在“大而不強”的尷尬。此外,食品安全事件頻發,其中許多與畜產品有關,推行健康養殖理念刻不容緩。
“健康養殖在中央發布政策中早有體現。”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宋洪遠舉例說,2005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倡“規模化、集約化飼養”,2007年中央一號文件要求“發展健康養殖業”,建設“畜禽養殖小區”,今年6月發布的《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再次強調畜牧業的“標準化”生產。而對健康養殖的具體含義,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寧中華定義為飼養環境優良、產品無公害和養殖從業者的身心健康三方面。
飼料作為畜牧產業鏈的上游環節,近年日益受到關注。我國飼料市場潛力巨大,據農業部畜牧業司副處長魏宏陽介紹,“十二五”期間平均每年增加800萬噸飼料供給才能滿足國內需求。然而,全國畜牧總站飼料評審處處長王黎文指出,我國飼料供給處于緊平衡狀態,導致養殖成本上升,已出現短缺的前兆。按原料劃分,我國飼料供給中85%是以玉米、豆粕、米粕等蛋白質為原料的,由于玉米深加工產業爭奪資源等原因,這些蛋白質原料很大一部分依靠進口。今后隨著畜牧業的發展,飼料供給將出現進一步緊張的局面。畜牧業的持續健康發展離不開飼料原料的穩定供給,面對有限資源的制約,只有通過發展新技術實現開源節流。
養殖技術的創新與推廣是當日討論的重點,生物農牧業、乳酸菌在畜牧業中的應用、蛋雞散養體系……集合了養殖各環節中的技術前沿,其中永業動物生命素也為解決畜禽養殖中濫用抗生素的問題提供了方法。與會代表指出,我國畜牧產業在發展過程中要有選擇地學習國外的先進經驗,不要過分追求產量增長,而應積極推動科學養殖方式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