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2/9/29 11:56:00 來源:搜豬網 閱讀數:
近幾年來,生豬養殖市場一直在大起大落中顛簸,養豬戶的效益極不穩定。呼和浩特市作為首府城市,人口密集且外來流動人口眾多,餐飲業較發達,豬肉需求一直呈上升趨勢。而呼市的生豬養殖卻一直以來以散養戶為主,規模養殖難成氣候,導致無法滿足本地消費需求。據國家統計局呼和浩特調查隊近期的一項調查顯示,呼市豬肉產量僅能滿足本市市場需求的30%左右,70%的豬肉需要從河北、山西、天津等地調入。
通過對土左旗、新城區、武川縣、清水河縣的生豬生產情況的調查顯示,盡管8月份以來豬肉零售市場價格明顯上漲,后座肉平均價格從6月份的22元/公斤上漲到了目前的25元/公斤,但對于養豬戶來說,由于玉米價格、用工薪酬等其他費用的上漲,導致他們仍處在盈虧邊緣。目前多數養殖戶雖沒有清欄轉行現象,但大多縮小規模,補欄意愿明顯下降。新城區養殖戶老趙目前擁有基礎母豬39頭,生豬存欄200頭。2007年他從單位下崗后,自籌資金15萬、借款45萬,共投入60萬元開始養豬。經歷了幾次豬價的大漲大跌,過山車般的豬價讓老趙實在吃不消,他說,等到行情稍微好點兒他就不想干了。
調查顯示,目前呼市生豬生產存在一些問題:首先,近年來,呼市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建設雖然取得了一些進展,但標準化程度仍然很低,生豬生產仍以中小規模養殖為主。據今年夏季的一項牧業普查資料顯示,呼市目前有養豬戶14.3萬戶,但97%的養殖規模在5頭以下,養殖規模在51頭以上的不足300戶,101頭以上的僅130多戶。年出欄千口以上的養殖場不足10家。基礎設施落后、飼養管理粗放、資金薄弱、成本高、市場風險和疫病風險能力弱等是呼市養豬業目前*的困難和弱點;其次,生豬深加工缺少龍頭企業,生豬銷售只能依靠個體屠宰戶,銷售量上不去,制約生豬養殖業發展壯大;缺乏完整的生豬預警體系,對原料和豬價等方面的信息收集不夠,養殖戶無法及時了解本地及周邊地區的生豬行情;籌措資金困難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約養豬業的發展。據了解,目前國家財政對于養豬的補貼較傾向于河南、四川、山東、湖南等生豬主產區。
經過調查分析認為,呼市要扭轉當前生豬養殖不景氣現狀,有關部門需及時為養殖戶提供市場供求信息,提供科學養殖的新技術和新方法,增強養殖戶抗風險能力;大力支持養殖戶走養豬專業合作組織的路子,通過統一的良性運作模式,共御風險,節本增效;建立生豬重大疫情防控體制;協調保險公司在呼市引入生豬商業保險,并給予一定補貼;政府要及時出臺低息或貼息貸款政策,緩解養殖戶的燃眉之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