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2/10/9 11:39:00 來源:中國畜牧網 閱讀數:
“大鍋飯、鐵飯碗”,曾是八十年代之前平均主義分配方式的代名詞,被作為被重點改革的對象,似乎早已經被扔進了歷史的垃圾堆。但如今,寧陽縣東疏鎮的奶牛卻又吃上了“大鍋飯”。這是怎么回事呢?
在鄭莊奶牛養殖園區,奶牛養殖戶伊成格的牛欄里飼料就要用完了,他一個電話打到園區的飼料青貯點。不大功夫,一輛三輪車就把青貯飼料送到了他的牛欄邊。午飯時間一到,整欄的奶牛就吃上了香甜可口的青貯飼料“大鍋飯”。
東疏鎮是傳統的農業大鎮,玉米秸稈資源豐富,具有發展奶牛養殖業的獨到優勢。在以前,每到秋季青貯季節,奶牛養殖戶都各自為戰,不光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還要占用大量資金,弄得不少養殖戶疲于奔命。去年以來,鄭莊奶牛養殖園區根據養殖戶的需求,建起大型青貯池,實行集體青貯,集體供應飼料,不僅有效地減輕了奶牛養殖戶的負擔,而且還擴大了飼料青貯量,保證了奶牛養殖規模擴大的需要。今年,東疏鎮因勢利導,把集體青貯的規模擴大到全鎮。鎮財政專門投資100多萬元,成立了牧草青貯公司,在龐莊新建6個大型青貯池,購買了10臺粉碎機,按照每斤六分的價格敞開收購農民的玉米秸稈,然后以成本價銷售給養牛戶。到目前,僅鎮牧草公司貯存的秸稈飼料就已達兩萬噸,成為全鎮奶牛*的一鍋“大鍋飯”。
以前,龐莊村村民趙興國都把玉米秸稈當成負擔,一燒了之。今年,他把自己三畝多的玉米秸稈都運到這里,賣了一千多塊錢,心里既意外,又高興。由此看來,過去的平均主義“大鍋飯”,是浪費國家資源、阻礙生產力發展的弊端;而今天東疏鎮奶牛吃的這個“大鍋飯”,不僅有效提高了養牛效益,而且還充分利用的寶貴的秸稈資源,堪稱是提高生產力和生產效益的*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