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2/10/10 11:08:00 來源:新農技術 閱讀數:
采用關養或圈養方式,依靠人工飼養管理,原則上一年四季均可飼養,但最好避開盛夏或嚴冬進入產蛋高峰期;而全期或部分靠放牧覓食,就要根據自然條件和農田茬口來安排育雛的*時期,這不僅關系到成活率的高低,還影響飼養成本和經濟效益的大小。
1.春鴨 從春分到立夏、甚至到小滿之間,即3月下旬至5月份飼養的雛鴨都稱為春鴨,而清明至谷雨前,即4月20日前飼養的春鴨為早春鴨。這個時期育雛要注意保溫,育雛期一過,天氣日趨變暖,自然飼料豐富,又正值春耕播種階段,放牧場地很多,雛鴨可以充分覓食水生動植物,如蚯蚓、螺螄以及各種水草和麥田的落谷。春鴨不但生長快,飼料省,而且開產早,當然產生效益。
2.夏鴨 從芒種至產秋前,即從6月上旬至8月上旬飼養的雛鴨,稱為夏鴨。這個時期氣溫高,雨水多,氣候潮濕,農作物生長旺盛,雛鴨育雛期短,不需要什么保溫,可節省育雛保溫費用。6月上、中旬飼養的夏鴨,早期可以放牧秧稻田,幫助稻田耕鋤草,可充分利用早稻收割后的落谷,節省部分飼料,而且開產早,進入冬季即可達到產蛋高峰,當年可產生效益。但是,夏鴨的前期氣溫悶熱,管理較困難,要注意防潮濕、防暑和防病工作。開產前要注意補充光照。
3.秋鴨 從立秋至白露,即從8月中旬至9月飼養的雛鴨稱為秋鴨。此期秋高氣爽,氣溫由高到低逐漸下降,是育雛的好季節。秋鴨可以充分利用雜交稻和晚稻的稻茬地放牧,放牧時間長,可能節省很多飼料,故成本較低。但是,秋鴨的育成期正值寒冬,氣溫低,天然飼料少,放牧場地少,因此要注意防寒和適當補料。過了冬天,日照逐漸變長,對促進性成熟有利,但仍然要注意光照的補充,促進早開產,開產后的種蛋可提供一年生產用的雛鴨。我國長江中下游大部分地區都利用秋鴨做為種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