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2/11/26 16:43:00 來源:農民日報-中國農業新聞網 閱讀數:
王學成雖是一名殘疾人,但他憑借超人的毅力開創了自己的獺兔養殖事業,同時還帶動周邊不少鄉親共同致富。獺兔讓王學成實現了從一貧如洗到家產百萬的涅槃新生。他的人生猶如一篇童話,閃現著勞動的價值。
王學成,今年四十歲出頭,初中文化,右手殘疾,安徽省滁州市南譙區章廣鎮皇甫村人,人稱“獺兔王”。他靠養殖獺兔致富,現有廠房7000多平方米,存欄獺兔5000多只,年收入40多萬元。2011年,王學成榮獲安徽省殘聯表彰的“安徽省十佳殘疾人創業之星”和“安徽省殘疾人自強模范”稱號。
“創業難,殘疾人創業更難!回首我的創業之路,個人奮斗和政府扶持是成功的兩個重要因素。”近日,王學成在接受采訪時感慨地說,“對于伺弄莊稼的農民來說,沒了右手手指,干活的難度不言而喻,況且我妻子也是個殘疾人。上有年邁的老母,下有兩個年幼的孩子,靠種幾畝薄地度日,日子過得很艱難。”
王學成也曾想外出打工,但多因手有殘疾而吃“閉門羹”。但是,他不甘心一直貧窮下去,因為他要養家糊口。此后,他處處留心適合自己的謀生門路。2007年,王學成在報上看到了獺兔養殖的信息,他覺得比較適合自己,因為投資少、見效快、易飼養、有銷路。更重要的是,當地飼料資源豐富,比如花生秧、花生殼、玉米秸等都是獺兔喜愛的飼料。他心里清楚,養殖業風險較大,要想養殖成功,必須掌握過硬的養殖技術。為了掌握養殖獺兔技術,他先后前往南京農業大學和安徽農業大學等高校拜師取經,并到外地毛皮市場考察。憑借著較強的領悟能力和勤奮學習的精神,王學成很快就掌握了該項技術。
盡管如此,但王學成的獺兔養殖之路并非一帆風順。2007年,王學成東借西湊6萬多元,從河北省引進400只兔種,但是沒過多久獺兔患病,死的只剩下100多只,損失慘重。投入的錢幾乎全打水漂了,他急得吃不下飯,睡不著覺。天無絕人之路。滁州市、南譙區殘聯知悉王學成的遭遇后,迅速啟動“千元工程”資金扶持他繼續養殖,使他當年就獲得了養殖成功并實現了贏利。經過幾年努力,王學成的獺兔養殖初具規模,現有廠房7000多平方米,存欄獺兔5000多只,年銷售獺兔2萬只以上,年收入40多萬元,成了皖東首屈一指的獺兔養殖專家。
王學成致富以后,因他深知殘疾人之苦,便想方設法帶動其他殘疾人就業。2009年,在王學成的帶動下,本村和相鄰幾個村20多戶村民開始從事獺兔養殖,他主動向他們提供種兔,無償提供技術支持和他自己研制的飼養配方,大部分養殖戶當年就有了贏利。
為了帶動更多的家庭養殖獺兔,2009年底,在南譙區殘聯和章廣鎮政府的支持下,王學成在鎮政府舉辦了獺兔養殖培訓班。王學成在培訓班上承諾,養殖戶在養殖過程中如遇到難題,電話聯系,隨叫隨到,并且免費上門收購商品兔。王學成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2010年12月21日,王學成接到養殖戶的求助電話,他二話沒說,便騎著摩托車去了。由于積雪路滑,在返回的路上,王學成連人帶車摔倒在路旁的溝里,昏迷不醒,幸虧過路的老鄉發現了他,連忙把他送到鎮衛生院,他的頭被縫了六針。“只要能讓鄉鄰過上好日子,我吃點苦、吃點虧、受點累,心甘情愿。”王學成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