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2/12/4 9:34:00 來源:互聯網 閱讀數:
本病又稱兔瘟(Rabbitpest),是兔的一種急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其特征為呼吸系統(tǒng)出血,實質臟器水腫、淤智力因及出血性變化。本病為二類傳染病。
[病原]為兔出血癥病毒(Rabbithamorrhagicvirus),屬RNA病毒,為20面體對稱結構。直徑30-32nm,無囊膜。
本病毒具有凝集紅細胞的能力,特別是人的“O”型紅細胞,對牛.小鼠、大鼠、地鼠、豚鼠和綿羊的紅細胞也有一定的凝集反應。應用瓊脂擴散試驗和酶聯免疫吸附試驗對我國各地分離的病毒進行血清學比較研究表明·我國流行的病毒均屑1個血清型。病毒體外培養(yǎng)十分困難。病毒能抵抗乙醚、氯仿等有機溶劑。在pH3條件下作用ih或50C處理lh.仍有感染性。病毒可被1%氫氧化鈉溶液滅活,1%福爾馬林能殺死全部病毒,并保持其免疫原性。
【流行病學】各品種家免對本病均有易感性,尤以長毛兔最為易感,其次為青紫藍兔。主要侵害3月齡以上的青、壯年兔,發(fā)病率和死亡率高100%.而且膘情越好,其發(fā)病率和死亡率越高。斷奶幼兔及乳兔有一定的抵抗力。其他動物均無易感性,病兔、隱性感染兔及病后康復兔為主要傳染源。病毒存在于患兔的分泌物及排泄物中,體內以肝畦含量最高,其次是肺、脾、腎、腸道及淋巴結等。本病通過健康兔與傳染源的直接接觸麗感染,也可通過被病毒污染的飼料、飲水以及剪毛、醫(yī)療器械和人員的往來而間接傳播。消化道、呼吸道、配種及損傷的皮膚均可成為病毒侵入的途徑。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生,但北方多發(fā)于冬春季節(jié)。本病發(fā)病急、傳播快,新疫區(qū)往往呈暴發(fā)流行,老疫區(qū)則以散發(fā)病例為多見。
[臨診檢疫]
1.臨床癥狀臨床上最急性型病例,常不顯任何癥狀突然倒地、抽搐、尖叫幾聲而死亡,且多在夜間死亡。急性者,病兔體溫升高l-2C,表現精神不振,厭食,數小時至24h后體溫急劇下降·呼吸急促,驚厥,亂跳,倒地抽搐,嗚叫而死亡。死后從鼻孔流出泡沫樣血液。病兔拖延3d以上不死者常能耐過而逐漸康復。這種情況多見于流行后期。
2.病理變化特征性病變主要表現彌散性腎出血,脾腫大,急性肝壞死,肺和氣管粘膜出血,剖檢可見兔鼻孔流出鮮紅色分泌物,鼻腔、氣管粘膜有出血點,肺水腫,全肺出血。心包水腫,心內膜有小點狀出血。肝郁血腫大,有出血點或出血斑,肝表面有灰白色壞死灶。脾郁血、腫大,質脆。腎腫大.有少量出血點。胃粘膜脫落,十二指嚦和空腸牯膜有小點狀出血,淋巴結腫大,有針尖大出血點。
[實驗室檢疫]
1.病原學檢查取死免肝,做成lO%的懸液,用超聲波乳化器處理1min,1OOOOr/min離心(4C)20min后,取上清液經35000/min離心(4C)120min,棄上清液,于沉淀物中加少量磷酸緩沖液制備電鏡標本,用
2“磷鎢酸染色2min,放在5-10萬倍電鏡下觀察。
2.血清學檢查
(l)血凝和血凝抑制試驗用高速離心的病兔肝懸液作為待檢物,用1%的人o型紅細胞,在“v”型(96孔)血凝板上作血凝試驗,用時設正常肝的提取物作陽性對照。各種成分均為0.025ml,于37C下作用60min后觀察結果·若為陽性,再用巳知陽性血清作血凝抑制試驗,可檢測未知病料中的病毒。方法是:在微量滴定板上,將待檢病毒肝懸液、已知病毒和陽性對照肝懸液作1:10連續(xù)稀釋,加入陽性血清作用30min后,再加入1%的人0型紅細胞。各成分為每孔0.025ml,混勻后置37℃作用60min,觀察結果。能抑制者,說明病料中有本病的病毒。
(2)瓊脂擴散試驗為7孔法,中心孔加抗原,四周1、3、5孔滴加陽性血清,2、4、6孔滴加被檢血清,置濕盒內擴散48h。陽性者出現2條沉淀線,且與陽性血清沉淀線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