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观看色-国产在线观看一区-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色老板在线视频一区二区-色老板在线影院

歡迎來到 畜牧家禽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鄭重申明 | VIP服務 | 加入收藏 | 網址導航 | 農業網

畜牧家禽網首頁 >  資訊中心 >  行業動態 >  高原“許三多”:新時期“豬倌”吳萬余的傳奇故事(圖)

高原“許三多”:新時期“豬倌”吳萬余的傳奇故事(圖)

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2/12/17 11:19:00 來源:人民網-軍事頻道 閱讀數:

和父親一起給母豬打針

  當年,一部名為《士兵突擊》的電視劇風靡全國,劇中主人公許三多歷經千錘百煉,不拋棄不放棄,從平凡的農村青年成長為一名優秀特種兵的故事,感動了億萬觀眾。今天,在高原戰略導彈部隊軍營,一位年輕戰士,又以他在平凡崗位的勤奮執著和完美“蛻變”,在萬千官兵中引起強烈反響,被戰友稱為“高原許三多”。他,就是第二炮兵駐高原某團后勤處養豬場中士飼養員吳萬余。

  現代軍營,后勤保障高度完善,一名豬倌何以贏得這麼多人的認可和喝彩?請看一組數字:他一人養豬100余頭,每天的工作量相當於常人3個工作日﹔他隻上過高中,卻獨自琢磨出20余項創新養豬法﹔他為團隊年創產值100余萬,自己卻節衣縮食不肯多花一分錢﹔他剛滿24歲,卻與30余名養殖大戶、畜牧專家成為忘年之交﹔他只是一名中士,卻贏得兩位中將首長的主動敬禮……

  事實上,吳萬余的非凡之處,遠遠超出養豬本身,他不浮不躁、執著勤奮、簡單真誠等可貴品質和人格魅力,才最為動人。當越來越多人在喧囂、浮躁和功利色彩中迷失自我的時候,讓我們靜下來細細品味吳萬余的傳奇故事,坦誠叩問我們的內心:面對“苦與樂”、“智與愚”、“巧與拙”、“得與失”這些永恒的話題,究竟如何選擇,才能實現有意義的人生!

  一、農家少年的艱辛成長

  吳萬余1989年7月出生於江西上饒一個貧寒的農民家庭,兄弟姐妹共5人,從小家庭負擔就很重。哥哥和二姐為了讓大姐上學,17歲就出去打工掙錢。直到1996年吳萬余7歲那年,大哥、大姐和三姐三個人才用打工掙來的錢給家裡買了第一臺電器:黑白電視。盡管如此,他們還被爸媽訓斥了一頓。為了補貼家用,從吳萬余上小學開始,每年一放暑假,父親就買來50隻鴨子給自己喂養,每天放完學,吳萬余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田裡挖泥鰍來喂鴨子。同時,他還要幫助照料父親養殖的10余頭豬。

  童年的艱辛,讓吳萬余養成了吃苦耐勞的品格。上初一的時候,他被選為勞動委員,苦活累活搶先干,加之分派任務公道,深受同學歡迎。學習之余,他*的愛好就是跑步,很快被體育老師選入少體育隊。為了能拿到各種比賽的獎金,吳萬余每天凌晨5點半就起床跑步兩個小時,結果第一次參加全縣中學生體育運動會就拿了長跑第三名。初三上半年,他跳級進入高中體訓隊,每天跑20公裡,還經??钢?0斤的沙袋練習負重沖刺跑。

  高中畢業后,深知家庭經濟困難和父母艱辛的吳萬余自作主張,跑到溫州打工,跟著一個河北的水電工師傅學徒,800塊錢一個月。這期間,他扛過300多斤的消防管道上10多層樓,忍飢挨餓、加班加點干活是常有的事。有一次,他在下水道施工,不慎一氧化碳氣體中毒暈倒,幸虧被師傅及時發現,扛到醫院搶救了回來。兩年的打工生涯,讓吳萬余嘗盡了生活的艱辛,也磨礪了他不怕苦累、敢拼敢干的精神。回到家裡,當他把自己流血流汗掙來的1萬元錢交給母親時,母親留下了辛酸的淚水。

  二、“當兵就當遠點,近了老想家”

  2007年,一部名為《士兵突擊》的連續劇在全國各地一播出,就深深吸引了千千萬萬的年輕人。這一年,吳萬余18歲,電視劇主人公許三多參軍后執著、堅持、從不輕言放棄并最終成為出色好兵的故事,深深震撼著他的心靈。他追著各個電視頻道,把《士兵突擊》看了一遍又一遍,每看一遍,他都好像從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他暗下決心,如果自己當了兵,也要做許三多那樣踏實苦干、干出精彩的好兵。

  好不容易等到年底,征兵工作開始了,吳萬余在全鎮第一個報名參軍,并順利通過體檢和政審。拿著入伍通知書,憧景著即將到來的軍營生活,他興奮得連夜睡不著覺。

  當時吳萬余可以選擇去兩個方向當兵:一是到南京軍區駐福建某團,一是上西北高原,到二炮部隊。福建離江西老家很近,所在團領導還是吳萬余舅舅家的熟人,可以給予一定關照﹔對於二炮部隊,當時吳萬余并不了解,但西北高原離家千裡,條件肯定比福建艱苦。吳萬余思索再三,出人意料地選擇了到二炮駐高原部隊。他說,既然當兵,就不能圖安逸,反正是離開家鄉,不如走得遠一點,近了老想家。

  臨行前,吳萬余專程去向身為革命老軍人的舅舅辭行。舅舅聽說他選擇到高原艱苦地區當兵,非常高興,并鼓勵他:越是艱苦的地方,越是鍛煉人,一定要肯吃苦,好好干,干出個名堂。“肯吃苦,好好干,干出個名堂……”琢磨著舅舅樸實的話語,吳萬余若有所思。向舅舅行了一個不太標準的軍禮后,他和7名同鄉青年一起踏上了西上高原的列車。

  三、“踏實干,就不信干不出名堂”

  2010年3月,部隊擴建養豬場,急需一名“豬倌”。要干好這個崗位,既要懂一定養殖技術,更要肯吃苦耐勞。一時間,部隊領導也為找不到合適的飼養員而發愁。不久,正在勤務營司爐班燒鍋爐的吳萬余無意間聽到這個消息后,當即做出了一個足以影響他軍旅人生的決定:養豬去!主動提出申請后,吳萬余很快調到了養豬場,成為了一名軍中豬倌。

  吳萬余一腔熱情養豬,沒想到家裡人卻不干了。反對意見最激烈的是他母親,聽說兒子在部隊養豬,老人家徹夜難眠,一連打了好幾次電話進行規勸,她動情地說:“魚魚”(吳萬余小名),咱家境貧寒,你從小就在家吃苦受累,媽其實一直都很不忍心,如今到了部隊,還繼續干養豬的苦活累活,你叫媽咋想啊!吳萬余哥哥聽說此事,也專門打來電話:小弟,咱們家從爺爺那一輩到如今,都是老實人,既沒有讀書出息了的,也沒有當上官的,掙上錢的,咱家是窮怕了啊,我和你姐現在都是打工仔,你好不容易當上兵,有了個出息的機會,現在卻要去養豬,隻怕這輩子都沒出息了啊!連一些戰友也勸吳萬余,別以為豬倌真是個“官”,去了隻有干活的份,現在回頭還來得及。

  面對這些勸說,早已下定決心的吳萬余說:“養豬咋了,許三多也是從管道維修班干起的!”他還掰著指頭列舉了“4大理由”:養豬能創造財富,不丟人﹔自己有興趣,不會怕苦怕累﹔養豬也是門技術,把豬養好了,到哪裡都吃得開﹔隻要踏踏實實干,就不信干不出名堂。

  四、這個“司令”不容易

  有人把豬倌稱為“豬司令”,實際上吳萬余這個“司令”干的全是伺候豬的活兒。養豬場的活堪稱一個系統工程,從剡豬、選種、配種、接生、打針喂藥、消毒到衛生打掃、分欄、拌食、配料、育肥,再到屠宰、解剖,大大小小20幾項工作,吳萬余必須樣樣操心。

  藍色粗布衣服、一雙黑色長筒水靴、一把長柄鐵鍬,這是吳萬余勞動時的標準“行頭”。幾十個豬圈,每天他要一個一個清掃干凈,豬糞發酵后產生的有機肥料,也要靠他一筐一筐地運到蔬菜大棚。每次購買飼料,少則七、八噸,多則十來噸,從卸貨點到倉庫近百米距離,都是他自己一個人搬運。為了保証豬的進食安全,他每天徒手撈泔水桶裡的牙簽、魚刺、牛奶袋等異物。問他為什麼不戴雙手套,他的回答,隻有徒手,小的異物才能感覺得到。

  吳萬余的養豬場位於營區角落的小坡之上,山腳之下。由於他一人將養豬的活全部包干,這裡平時很少有人來,心情不好時連說話的人都沒有。因此,除了勞作的艱辛,吳萬余還要忍受常人難以理解的孤獨寂寞。由於地勢較高,養豬場在夜裡風比較大,呼呼的風聲,加上附近山上狼、野貓的叫聲,讓人毛骨悚然。更麻煩的是,這裡以前還發生過老鄉半夜翻墻偷雞的事情,吳萬余必須時刻警惕,一有響動就必須翻身起床,查看豬圈和院落。

  五、“把我教會了,一輩子都感激你”

  吳萬余雖然在家養過豬,但養豬場大大小小百十頭豬一下子擺在面前,還是讓他有些不知所措。為了迅速提高養豬技能,隻有高中文化的吳萬余購買了近千元的書籍、光盤,一有空就坐下來翻翻看看,光筆記就記了厚厚兩大本。在總后、海軍、二炮和蘭州軍區等多個生產基地參觀見學期間,他知道機會寶貴、時間有限,爭分奪秒記筆記、寫心得,并搜集了大量一手資料。

  同時,吳萬余還抓住機會向當地畜牧局、獸醫站的師傅學藝。2011年4月,團裡在養豬場建發酵池,駐地附近某縣畜牧局的嚴師傅前來開展技術指導。吳萬余一有空就纏著人家聊天,又是買煙又是請吃飯。他對嚴師傅誠懇地說:部隊讓我養豬,我經驗不足,對發酵池更是陌生,您把我教會了,我一輩子都會感激你!嚴師傅對這個說話實誠,有著強烈求知欲的戰士刮目相看。隨后十幾天時間裡,他手把手將豬場發酵池建設、管理、使用的一整套技術流程交給了吳萬余?,F在,吳萬余每次去縣城買豬飼料,都要去看望嚴師傅。

  吳萬余剛到養豬場不久的時候,得知駐地獸醫站劉師傅有一個草藥方子,對於提高豬的免疫力和食欲有獨特功效,不僅可以直接給豬吃,還可以放到發酵池裡,長期發揮藥效。吳萬余暗下決心,一定要弄到這個方子。怎麼弄?直接要,憑當時的關系,人家肯定不給。於是,他採取“迂回戰術”,隔三岔五到獸醫站買點藥,既照顧劉師傅生意,又趁機和他聊天,套近乎。遇上逢年過節,還帶上兩瓶酒,過去串串門。時間一長,劉師傅越來越認可這個小伙子。半年后的一天,吳萬余提出要學一學劉師傅那個方子,劉師傅當場答應,把方子抄給了非親非故的吳萬余。

  后來,“緩過神”來的劉師傅開玩笑說:原來你小子早有“預謀”。吳萬余憨憨一笑說:方子算什麼,拜了您這麼好的一個師傅,才是最重要的。

  六、豬倌的“集結號”

  常年養豬,吳萬余對豬的叫聲特別敏感。尤其是還沒分欄的小豬,身體弱小,每一次叫喚,都牽動著吳萬余的神經,生怕出了什麼問題。小豬一叫喚,無論在干啥事,吳萬余都會像聽到緊急集合號似的,立即沖到現場查看。

  有一次,團所在基地政委王定放來到養豬場檢查生豬養殖情況,吳萬余向首長一一匯報養豬場的各項工作。忽然,一聲小豬的叫聲隱隱傳來。就在眾人還沒有回過神來的時候,吳萬余已經“撇下”首長奪門而出,直奔豬舍。

  一名戰士,在向基地首長匯報工作的緊要時刻,居然不打招呼就徑直離開,是何原因,又需要多大的“膽量”!就在大家疑惑不解的時候,隻見吳萬余氣喘吁吁跑了回來。向首長敬禮后,他解釋說:一窩小豬剛出生不久,隨時可能被母豬壓著踩著,因此這段時間必須時刻警惕,剛才小豬的叫聲可能是小豬間爭吃奶引起的,也可能是母豬踩壓引起的,幸虧沒事。

  “真是個好兵!”聽了吳萬余的解釋,王政委對這名豬倌強烈的責任心大加贊賞,在豬圈裡和他一直交流了40多分鐘才離開。臨走之前,王政委親切地問吳萬余:有沒有信心把豬養好?吳萬余自信地答道:有信心,請首長放心,我一定盡職盡責把豬養好,不讓首長失望!

  七、特殊的“戰友情”

  對於豬的飢飽冷暖,吳萬余總是悉心照料,戰友都說,他對豬比對他自己好還。這也難怪,在吳萬余看來,圈裡的豬和自己朝夕相伴,每一頭都是自己的特殊“戰友”,時間一長,感情也就越來越深厚。

  很多次吳萬余與所養的豬同時感冒,燒到40多度,他都是戴著口罩先給豬打針吃藥,穩定病情后,自己再去衛生隊。今年上半年,部隊執行跨區演練任務前,宰殺了大批生豬,看著空落落的豬圈,吳萬余抑郁了好幾天,直到新一輪小豬進圈,他才重新“緩過勁來”。

  吳萬余比較喜歡打比方,“豬跟人一樣……”就是他的一句口頭禪。在他看來,豬不僅在生理、病理等方面跟人一樣,而且知冷暖、懂感情。因此他照料、喂養豬,給豬看病,總喜歡“將心比心”,自己感覺天氣涼了,就會想到豬。哪頭豬突然“情緒不高”或者不搶食了,他就迅速跳進豬圈查看,判斷是否生病或腸胃不好。剛生完小豬的母豬身體虛弱,晚上要喝水,吳萬余就提前燒上開水,涼在敞口的盤子裡,加上一定量的補血中藥,過三四小時就端到豬圈給母豬喂。

  天天忙於照料豬,吳萬余從來不主動提休假的事。2011年9月份,團領導主動安排他休假。為了讓他安心休息,特意從種植班抽調兩名戰士替他一個月。在回家的火車上,他給養豬場打了好幾次電話,不斷詢問豬進食、睡覺的情況?;丶也乓恢埽陀峙芰嘶貋恚f在老家做夢都夢見小豬在叫喚,圈裡的幾百頭豬習性他最清楚,別人喂養他始終放心不下。

  八、一床便被與豬共眠

  吳萬余的宿舍,除了一床綠色軍被,還有一床花色的便被。乍一看,還以為是他違反內務條令,很少有人想到,這床便被其實是給豬舍裡的豬準備的。豬為啥享受蓋被子的待遇?原來,每到母豬產崽的時候,不僅母豬身體虛弱,而且下的豬崽當中,也往往有相對弱小的,需要特殊照料。

  有一次,一頭豬崽出生后沒幾天就萎靡不振,一摸豬鼻子,他當即判明,是感冒了。由於當時天氣嚴寒,豬舍暖氣又是分時段供應,為了防止小豬繼續受涼,情急之下,吳萬余抱來軍被,給小豬裹上,和衣睡在了豬圈一角。后來還是覺得不妥,干脆抱著小豬回到自己房間,找來一口小木箱,在裡面墊上自己都還沒穿過的新棉衣,將小豬放到裡面,然后將被子的大半部分給小豬蓋上,自己隻蓋一個角。由於小豬每2小時就要吃一次奶,吳萬余定上鬧鐘,2小時醒一次,把小豬抱回圈裡給母豬喂奶,吃完后又抱回自己宿舍。如此一來,一晚上幾乎沒有合眼。經過連續幾天的精心照料,小豬終於康復了。然而,吳萬余的軍被卻被糟蹋得臟兮兮、濕乎乎,不成樣子。剛好遇上陰雨天,換洗被套的幾天時間裡,吳萬余隻好直接蓋著棉絮睡覺。

  好好的軍被被糟蹋,但小豬又不得不悉心照料,有沒有兩全其美的辦法?吳萬余左思右想,自己掏錢買了一床便被,專門用來照料豬崽和生病的大豬。

  九、“瘦肉經”打敗“瘦肉精”

  在地方群眾的生豬養殖中,為了增加瘦肉的比例,往往使用各種添加劑,其中“瘦肉精”是最常用的。吳萬余來到養豬場后,對於使用“瘦弱精”的做法提出了質疑。他認為,豬肉是吃到嘴裡的東西,絕對不能隨意添加東西。一名從事多年生豬養殖的駐地養殖戶勸吳萬余,別硬扛了,再不用“瘦肉精”,殺頭豬一身肥肉,看你怎麼跟領導交代,但吳萬余堅持不用瘦肉精。

  兩年多來,吳萬余積極摸索自己的“瘦肉經”,代替“瘦肉精”。他受野豬隻長瘦肉不長肥肉的啟發,每天定時把豬趕到圈外來跑步,以促進豬瘦肉的生長。按照地方慣例,大豬一般每天隻喂兩次食,而小吳的豬晚上九點還要加頓夜宵,因為他通過細心觀察比較發現,晚上九點左右是豬吸收最好的時候,此時加把料,豬既長膘又少長肥肉。同時,他堅持對泔水進行過濾清洗,降低油份、脂肪攝入量,以此控制生豬肥肉的生長。

  按照這套自創的“瘦肉經”,吳萬余精心喂養數百頭豬,年底一開殺,大家驚奇地發現,瘦肉率甚至超出了用過“瘦肉精”的駐地養殖戶,而且出肉率更是達到了80%,超出市場平均出肉率近10個百分點。

  十、“音樂養豬法”的由來

  走進吳萬余的豬圈,陣陣音樂聲中,一群群皮毛光滑、干凈的豬一會兒撒歡地跑,一會兒安靜地休息、酣睡,一會兒拱著墊料玩耍,好不怯意。這是他學習、創新的“音樂養豬法”帶來的好效果。

  吳萬余說,豬和人一樣,心情愉快,疾病就少,食欲睡眠也好。他在借鑒兄弟單位經驗的基礎上,摸索出了自己的“音樂養豬法”。他在飼養大棚架起音響,堅持每天分三個半小時給豬放音樂:早上七點到七點半,放輕快、活潑的音樂,目的是喚醒豬一天的睡眠,提升它們吃第一頓食物的食欲﹔中午十二點半到一點,放快節奏、刺激性的搖滾樂,因為這是豬一天當中生理指標最活躍的時候,可以讓它們保持比較興奮的運動狀態﹔ 晚上8點半到9點,以放輕音樂為主,幫助豬盡早進入深度睡眠狀態。此外,他還總結出了“春優雅、夏清閑、秋喜悅、冬活力”四季音樂養豬法,根據不同季節豬的生理特點播放不同風格的音樂,以起到更好的效果。

  音樂養豬法效果如何?據吳萬余介紹,現在豬場裡的豬已經對各個時段的音樂產生了條件反射,各種音樂不僅改善了豬的睡眠和食欲,而且使它們的生活更有規律,更受科學控制。以早上為例,雖然豬性懶惰,但音樂聲一響,正在熟睡的豬都會迅速“起床”、排便,并來到食槽邊等待進食,就像經受過訓練似的。

  十一、“少一頭豬,我就沒臉見首長”

  2011年10月份,基地后勤部為團裡送來15頭母豬,每頭價值8千元,作為下一步團裡發展生豬養殖的基礎。團長把吳萬余找來,鄭重對他說:小吳,這15頭母豬就交給你了,這是團裡養豬場的希望,你務必照料好。吳萬余鄭重承諾:請首長放心,您把15頭豬交給我,我一定一頭不少地伺候好!

  沒想到,兩個月后,駐地爆發大面積的豬膽濃毒疫情,圈裡的豬不到一周就有8頭生病,打吊瓶、吃藥都不管用。吳萬余頂著漫天風雪四處求醫,幾乎跑遍了當地大大小小的防疫站和西北地區包括蘭州、西安在內的獸藥店,幾天下來整個人憔悴了一大圈。后勤處領導心疼吳萬余,讓他休息半天,吳萬余說,我跟首長作過承諾,不能食言。他咬緊牙關為生病的母豬找藥、喂藥、打針,還24小時守候在豬圈觀察情況。由於救治及時,母豬保住了。兄弟單位和駐地一些養殖戶聽說在這場疫情中團裡的母豬躲過一劫,都稱贊這是個奇跡,因為他們養的母豬在這場災難中幾乎無一幸存。

  對於不守信用,不重承諾的人和事,吳萬余深惡痛絕。和獸藥、疫苗供應商打交道,他總是將一句“丑話”擱在前面:我跟你打交道,講的是一個誠信,如果這次你的藥不行,那我們的交道就這一次。他說到做到,如果察覺到某個供應商不實誠,他會第一時間刪除電話,再也不聯系。

  十二、中將的兩次敬禮和四次握手

  士兵給將軍敬禮,只是正常的軍隊禮節,而將軍給士兵敬禮,卻是對戰士莫大的榮耀和肯定。吳萬余就是這樣一個幸運兒。

  “你一名戰士,扛起了一座養豬場,真了不起,我向你學習,給你敬個禮!”今年10月份二炮鄧天生副政委到養豬場視察后,對吳萬余的工作成績給予了高度評價,并主動給吳萬余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

  鄧副政委對陪同的基地首長和團領導說,吳萬余從青山綠水的江西上饒來到高寒缺氧的西北高原,扎根普通崗位默默奉獻,立足本職工作積極鉆研創新,始終保持了一名戰士應有的精神狀態,做到這一點很不容易。首長還讓吳萬余轉達他對小吳父母的問候,感謝他們為部隊培養了這麼好的一名戰士。

  這是吳萬余作為一名普通戰士,第二次接受中將首長的敬禮。就在此前不久,二炮陸福恩副司令員到吳萬余的養豬場檢查工作,見到吳萬余后,首長主動和吳萬余握手。這是怎樣一雙手啊,表皮干燥,皮膚暗紅,關節突出,指甲上方生出些倒刺,指甲裡還有豬飼料等臟乎乎的東西。陸副司令員知道,就是這雙普通、甚至有些丑陋的手,每年養出幾百頭肥豬,為部隊創造100多萬的產值!

  摸著這雙飽嘗艱辛的手,首長緩緩舉起右手,給吳萬余敬了一個莊嚴的軍禮,同時連聲說道:你辛苦了,辛苦了!陸副司令員主管二炮后勤,見過很多在后勤崗位建功立業的先進典型,但像吳萬余這樣在平凡崗位上踏實苦干的典型還不多見。到臨走的時候,首長先后4次情不自禁主動和吳萬余握手,在“高原火箭兵”中,隻有吳萬余享受過這樣的殊榮。回到機關后,首長又在大會上專門提起吳萬余的事跡,他動情地說,我們有這麼質樸、可愛的戰士,是部隊建設之大幸。

  十三、小兵大“能量”

  吳萬余雖然只是普通一兵,但他簡單、真誠、執著的人格魅力,卻讓他具有了常人所不具備的大“能量”。從新兵連的戰友、老鄉,到比他更老的士官、干部,再到地方畜牧局、獸醫站、畜牧學校的醫生老師,都樂意和他成為朋友。其中很多人都是吳萬余養豬事業的鐵桿支持者。

  2011年駐地爆發豬瘟期間,由於當地藥品十分緊張,吳萬余的養豬場陷入無藥治病的尷尬境地。正當大家一籌莫展之際,吳萬余拿起電話,撥通了千裡之外江西省老家一位獸醫的電話,對方一聽說是吳萬余,二話沒說,不僅免費提供了治療方案,還連夜幫助調運藥品,最終對瘟疫控制起到了重要作用。原來,吳萬余曾多次慕名向這位知名獸醫學習請教養豬技術,小吳的求知熱情和質樸性格讓這位老獸醫很受感動,兩人早就成為忘年之交。

  如今,在駐地附近縣市養殖行業,都有吳萬余的熟人。今年10月份,小吳打算進一批疫苗進行冬儲,并對豬舍進行一次全面檢查,上午一個電話打出去,當天下午駐地某縣畜牧局王局長就風塵仆仆趕了過來,送疫苗上門,并幫助小吳檢查豬舍。當然,王局長也是有“條件”的,他將帶4名駐地農業大學的畢業實習生前來吳萬余的豬舍參觀見學,交流養豬經驗。此外,某省農業科研院副院長、某省養殖公司的多名飼養員都和小吳私交頗好。

  成天埋頭干工作,不會花言巧語拉關系的吳萬余為啥人脈這麼廣?他的朋友說:不為啥,就認吳萬余這個人。

  十四、養豬場的親情對話

  吳萬余的父親不僅長期從事獸醫工作,而且長期從事家庭生豬養殖。當初聽說吳萬余到部隊后“子承父業”,主動申請養豬,老父親卻氣不打一處來,怕他和自己一樣一輩子養豬“沒出息”,多次打電話、寫信勸阻。見兒子態度堅決,他撂下一句“狠話”:看你養豬能養出多大本事,就不信你能超過你老子!

  讓父親沒想到的是,僅僅過了一年多時間,吳萬余的養豬技術就大有超越之勢。今年中秋,年近60的父親千裡迢迢趕到部隊,一來探望兒子,二來親眼查看兒子的養豬技術。在吳萬余的豬場裡裡外外轉了幾圈、又仔細翻看了兒子這兩年養豬的出欄率、出肉率記錄本后,父親徹底嘆服。

  高原明月之下,父親和吳萬余在養豬場的小院子裡促膝對坐,自吳萬余成年以來,父子倆還沒有如此近距離交流過。父親對吳萬余說:以前我和你媽反對你養豬,就是怕你養不好,沒出息,現在看來,我們都小看你了。在老家農村,我養一頭豬要差不多一年時間,你小子一個人一年養幾百頭,而且3個多月就能出欄,真有本事。我想通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你這麼年輕就能把豬養到這個份上,今后即便退伍回家了,也不愁混不出個名堂,這次我打算待上一段時間,把40幾年從事獸醫和生豬養殖的經驗交給你,希望能派上點用場……

  望著父親蒼老、慈祥的臉龐,吳萬余感到無比溫馨。親人的理解和支持,來得雖然遲了點,但仍讓他激動不已,兩行熱淚從臉頰悄然滾落。

  十五、“工作干不好,入了黨也心虛”

  吳萬余工作干得漂亮,有好幾次后勤處、軍需股領導都主動問吳萬余,有沒有考慮入黨?對這種一般人看來“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吳萬余自己每次卻很糾結:他認為,黨員與群眾的重要區別,就是在工作中當先鋒、打頭陣,干出讓大家都服氣的成績,雖然自己到養殖崗位后做出了一定成績,但與一名黨員的標準比起來還有不小差距。

  因此,面對領導的關心,吳萬余每次都誠懇地說:我到養豬場的時間還不長,工作還不夠突出,工作沒干出成績,入了黨也心虛!“干好工作再入黨”,憑著這種嚴格的自我要求,吳萬余在養豬崗位上更加勤奮踏實地工作,養豬場的產值和效益也穩步提升。

  到2010年年中,吳萬余一手管理的養豬場交出一份半年出欄生豬200余頭、產值50余萬的驕人成績單,創下了養豬場的歷史紀錄。這年6月底,吳萬余底氣十足地向組織鄭重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并順利成為一名預備黨員。

  去年7月1日,團后勤處會議室裡,在入黨介紹人、后勤處副處長劉漢軍的監誓下,吳萬余舉起右手,面對鮮紅的黨旗鄭重宣誓,完成了由一名青年士兵向一名共產黨員的光榮轉變。吳萬余說,這個黨員是實實在在干出來的,誰也不欠,心裡踏實。

  十六、“吳光靶”臥薪嘗膽

  在新兵連,吳萬余最遺憾的事,就是步槍射擊考核全部脫靶,從此獲得“吳光靶”的綽號。到養豬場后,不服輸的吳萬余“臥薪嘗膽”,在鏟豬糞之余,拿著長柄鐵鍬天天端著,進行端姿瞄準訓練。養豬兩年下來,居然練就了遠遠超乎常人的射擊基本功。

  去年9月份,提說團機關在搞射擊訓練,吳萬余穿著養豬的藍色工作服直接跑到靶場,主動報名要求考核。有人說,你一個豬倌,把豬養好就是了,還練啥射擊。還有戰友開玩笑說,你兩年前就是“光靶”,這兩年養豬,難不成能養成“射擊冠軍”。吳萬余找到軍需股長和組織訓練的副參謀長當面說理:“我雖然養豬,但也是一個兵,就讓我試試吧!”終於如愿參加考核。

  輪到吳萬余上場了,其他幾組參加射擊的戰士都停下來觀看,不少人還小聲議論著,隻見他挽起袖子,用因為長期和泔水接觸變得粗糙黝黑的手緊握槍柄,穩穩抵住肩窩。這樣的動作,他已經在鏟豬糞的時候練習了千百遍。略加瞄準后,吳萬余扣動了扳機。這一次,10發子彈打了79環,超過了在場所有戰士的成績,大家都為吳萬余熱烈鼓掌。

  公布打靶成績那一瞬間,吳萬余的眼淚奪眶而出。他激動,自己終於用實際行動甩掉了“吳光靶”的綽號﹔他自豪,在養豬的崗位上,自己仍然是一名響當當的合格軍人。

  十七、豬倌的青春笑臉

  在吳萬余宿舍書桌上,簡易相框上夾著一張5寸照片,上面有4張年輕的面孔,每個人頭戴青草扎成的偽裝草圈,葡匐草地上,沖著鏡頭露出燦爛的笑容。這是今年十一期間吳萬余最要好的3名戰友和他的合影,也是吳萬余豬倌生涯中難得的一張生活照。

  照片中身體略胖的兵名叫魏一凡,是吳萬余的同年兵,新兵下連之初,一起在炊事班干了3個月。當時兩人什麼事都比著干??付系綆旆浚瑑扇苏l也不愿比誰少扛﹔切菜,誰也不愿比誰切得慢﹔洗菜、蒸饅頭、米飯,也總是要一爭高下。

  照片中還有一名同年兵叫李俊,新兵連的時候,兩人經常摔跤、角力。后來李俊分到了警衛連,吳萬余則到了養豬場,李俊自認學了些武藝,經常打電話來“挑舋”:敢不敢出來比劃比劃,養豬沒有把膽養小吧!吳萬余也不示弱,兩人經常相約來到健身房,戴上拳擊手套一較高下。

  吳萬余雖然常年在豬圈裡和豬打交道,但青春年華并未因此黯然失色。和自己的戰友、老鄉、同年兵一樣,他有朝氣,有夢想,依然銳氣十足。小小照片,分明折射出這名年輕戰士的活力青春。 

畜牧家禽網編輯:agronetshenqi

首頁 打印 字體 [ ]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