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2/12/24 17:12:00 來源:阿里牧 閱讀數:
牛沙門氏菌病病原多為鼠傷寒沙門氏菌或都柏林沙門氏菌,該病以下痢為主要癥狀,又稱為牛副傷寒,主要發生在10~30日齡的犢牛,表現發熱、食欲廢絕、呼吸困難、腸炎、腹瀉、敗血癥經過,一般于5~7日內死亡。成年牛的癥狀多不明顯,表現高熱、昏迷、食欲廢絕、呼吸困難等癥狀,發病后很快出現下痢,孕牛可發生流產。舍飼青年犢牛比成年牛易感,往往呈流行性。
(一)發病原因
1.成年牛。病畜和帶菌者是該病的主要傳染源,它們可由糞便、尿、乳汁以及流產的胎兒、胎水、胎衣排出病菌,污染飼草和飲水,經消化道感染健康牛,鼠類可傳播該病。大群飼養時,發病率較高。
2.犢牛。新建牧場引進的感染犢牛是最重要的傳染源,此外,過度人工化的飼養環境;或為了早期肥育而使犢牛在未充分攝取母乳的情況下就與母牛隔離;長途運輸期間,都可能促使犢牛發生同居感染并促使感染惡化。另外,環境污穢、潮濕、棚舍擁擠、糞便堆積、飼料和飲水供應不好,長途運輸、疲勞饑餓、內寄生蟲、分娩、手術、母畜缺奶、新引進牛未實行隔離檢疫等,都可促使該病的發生。
(二)發病機理
該病的發生和流行取決于細菌的數量、毒力、動物機體狀態和外界環境等多種因素。病原菌常經消化道感染,從腸黏膜上皮入侵,到達血液和網狀內皮細胞,引起心血管系統、實質器官和腸胃等病理變化。病變的發生同沙門氏菌具有多種毒力因子有關,其中主要的有脂多糖、腸毒素等。脂多糖可抑制巨噬細胞的吞噬與殺傷作用,并引起宿主發熱、黏膜出血、彌散性血管內凝血、循環衰竭等中毒癥狀,甚至休克死亡。腸毒素可導致腸炎和腹瀉的發生。
(三)癥狀和病變
1.成年牛。感染后呈現血痢、敗血癥及妊娠后期的散發流產。常以40~41℃高熱,昏迷,食欲廢絕,脈頻數,呼吸困難開始,體力漸衰。大多數病例在發病后12~24小時,糞便中帶血塊,不久變下痢,糞便惡臭,含有纖維素片,間有黏液團或黏膜排出。下痢開始后體溫降至正常或略高,病牛可在24小時內死亡,多數在1~5天內死亡。病期延長者見脫水、消瘦、眼窩下陷、可視黏膜充血和發黃,病牛有腹痛,懷孕母牛發生流產(從流產胎兒檢查可發現本菌)。一些病例可以恢復,還有些牛呈隱性經過,僅從糞便排出病菌,但數天后停止排菌。主要病變為出血性腸炎及肺炎的病理變化。
2.犢牛。隨著感染菌型不同,病情也不一樣,3周齡左右多發。經2日或數日潛伏期后呈現食欲不振、拒食、發熱、臥地不起、脫水、消瘦,迅速衰竭,急性病例常于2~3天內死亡,尸檢無特殊變化,但從血液和內臟器官可分離出沙門氏菌。多數犢牛在出生后10~14天以后發病,病初體溫達40~41℃,24小時后排出排惡臭的水樣便乃至黏液和血液的下痢便,有時死亡率可達50%,有時多數病毒可恢復,病期長的腕關節和跗關節可能腫大,還有支氣管炎和肺炎癥狀。
(四)主要病變
1.剖檢變化。犢牛的急性死亡病例,多數出現敗血癥病變。全身淋巴結腫大、實質臟器腫大、空腸回腸彌漫性充血,常見脾臟萎縮及脫水癥狀。在急性病例的心壁、腹膜及腺胃、小腸和膀胱黏膜有小點出血。此外可見肝色澤變淡,膽汁濃稠而混濁,肝脾有時有壞死區,關節內有膠樣液體。
2.組織學變化。有小腸卡他性炎癥、肝臟網狀內皮系統傷寒性結節以及各臟器血栓形成等。
診斷:檢出沙門氏菌是最確實的診斷。根據流行病學、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只能作出初步診斷,確診應采病畜的血液、內臟器官或流產胎兒內容物等材料做沙門氏菌分離培養。
(五)預防治療
1.預防。在犢牛自然抵抗力產生之前,分成小群進行良好的飼養管理,可以將由于感染犢牛和污染飼料造成的外來傳播途徑控制到最低限度,也可減輕其危害。一旦發現病情,及時隔離病牛、停止引進犢牛、消毒等措施,盡可能將長期帶菌牛檢出予以淘汰。另外定期進行免疫接種,如肌肉注射牛副傷寒氫氧化鋁菌苗,1歲以下每次1~2毫升,2歲以上每次2~5毫升。
2.治療。雖然具有抗藥性的病原菌多,但在病初使用抗生素可降低死亡率。治療該病可選用經藥敏試驗有效的抗生素,如氯霉素、金霉素、土霉素、卡那霉素、鏈霉素、鹽酸環丙沙星。也可應用磺胺類藥物。但不能使已感染的牛完全清除病原菌。犢牛脫水癥狀嚴重的,需使用止瀉劑和補液等對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