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2/12/26 15:02:00 來源:四川在線-華西都市報 閱讀數:
瀘州人楊寅福,是一位曾在上世紀70年代落戶農村的知識青年。返城40年后,在建材行業闖出一片天地的他,又放棄了在瀘州城里愜意的晚年生活,回到他曾經插隊落戶的瀘州市納溪區護國鎮插旗村。投資近200萬元辦起了生態農場,帶領鄉鄰共同致富,以實現他多年夙愿。
返鄉辦起生態農場據了解,順和農場占地35畝,擁有四個標準化牛舍,5片草場,飽含著曾在這里的老知青濃濃鄉情。
“這是今年7月從山東引進的首批70頭西蒙達爾小牛,現在已有200公斤重了。”楊寅福說:“兩年后我準備把肉牛發展500頭,把生態型農場擴大到200畝。”今年5月,楊寅福投資100多萬元,在插旗村二組建起了順和農場,發展肉牛養殖。“這兒不僅有豐茂的水草,還有村民廢棄的大量稻草、桔干和玉米桿,它們都是肉牛的天然飼料。”
鄉鄰“家門口”就業“老楊每年春節都帶著禮物來看我們,還幫我們到城里找工作,對我們就像親人一樣。”插旗村2組村民張中明說。“現在每天我能割150公斤青草,在照顧家務的同時每月可以輕松掙1000多元,很劃算。”據插旗村村主任雷文倫介紹,目前在插旗村像張中明這樣在農場打工的“兩棲”族有近20名。
“順和農場已惠及200多名村民,土地流轉后,村民不僅可收取土地流轉費,還可在農場打工,相當于雙倍收入。”村主任雷文倫說,“割草和打理牛棚的工人是附近的村民,在家門口就可以就業。”
新建沼氣池變廢為寶“明年,我將配套建設養魚池和草場,還準備投資200多萬建一口大型日產600方的沼氣池。牛糞可以用來肥土種草,牛尿可以用來產生沼氣,實行循環生態。”楊寅福津津樂道地為記者介紹:“草料養牛,牛糞肥地,廢料變沼氣,料渣養魚,形成一套完整的生態循環產業鏈。”
據楊寅福介紹,農場規模擴大后,將實行繁育、飼養、防疫和銷售一體化服務,可以解決近100個村民就業,沼氣池也能讓村民使用清潔燃料。算一算
每頭牛可獲利1萬元華西城市讀本記者走進順和農場,寬廣整齊的田園農場一派新氣象。牛舍、草場、綠化帶錯落有致,幾位農村婦女正來回忙碌著。在牛舍內,一排排小牛悠閑地吃著青草。“這批牛每天要吃近500公斤青草,我準備飼養到每頭重量達800公斤才出售,一頭牛除開喂養成本,可獲利1萬多元。明年秋天就可以出售。”楊寅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