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3/1/22 15:57:00 來源:阿里牧 閱讀數:
“種群”是一個類群、品系、品種或種屬等種用群體的簡稱。種群選配是根據與配雙方隸屬于相同或不同的種群而進行的選配。種群選配,分為純種繁育與雜交繁育兩大類,而雜交繁育又可進一步分為育種性雜交和經濟雜交兩類:
純種繁育簡稱“純繁”,是指在本種群范圍內,通過選種選配、品系繁育、改善培育條件等措施,以提高種群性能的一種方法。其基本任務是保持和發展一個種群的優良特性,增加種群內優良個體的比重,克服該種群的某些缺點,達到保持種群純度和提高整個種群質量的目的。純繁有以下兩個作用。
一是鞏固遺傳性,使種群固有的優良品質得以長期保持,并迅速增加同類型優良個體的數量。
二是提高現有品質,使種群水平不斷穩步上升。
雜交繁育簡稱“雜交”,是選擇不同種群的個體進行配種。不同品種間的交配常叫做“雜交”;不同品系間的交配叫做“系間雜交”;不同種或不同屬間的交配叫做“遠緣雜交”。雜交類型通常有以下幾種:
級進雜交
級進雜交(改良雜交、改造雜交、吸收雜交)指用高產的優良品種公禽與低產品種母禽雜交,所得的雜種后代母禽再與高產的優良品種公禽雜交。一般連續進行3代~4代,就能迅速而有效地改造低產品種。當需要徹底改造某個種群(品種、品系)的生產性能或者是改變生產性能方向時,常用級進雜交。在進行雜交時應注意:
根據提高生產性能或改變生產性能方面選擇合適的改良品種。
對引進的改良公禽進行嚴格的遺傳測定。
雜交代數不宜過多,以免外來血統比例過大,導致雜種對當地的適應性下降。
導入雜交
導入雜交就是在原有種群的局部范圍內引入不高于1/4的外血,以便在保持原有種群的基礎上克服個別缺點。當原有種群生產性能基本上符合需要,局部缺點在純繁下不易克服,此時宜采用導入雜交。在進行導入雜交時應注意:
針對原有種群的具體缺點,進行導入雜交試驗,確定導入種公禽品種。
對導入種群的種公禽嚴格選擇。
育成雜交
指用兩個或更多的種群相互雜交,在雜種后代中選優固定,育成一個符合需要的品種。當原有品種不能滿足需要,也沒有任何外來品種能完全替代時,常采用育成雜交。進行育成雜交時應注意:
要求外來品種生產性能好、適應性強。
雜交親本不宜太多,以防遺傳基礎過于混雜,導致固定困難。
當雜交出現理想型時應及時固定。
品系雜交的配套利用
專門化品系的培育及雜交配套系的生產是現代養鵝業生產的必然要求。建立品系的目的在于開展品系配套雜交,利用其雜種優勢,提高鵝的生產性能,培育具有特色的商用套系。選出理想的配套系關鍵在于配合力測定,并經過品系一定模式或程序進行配套之后,即可選出配合力最好、經濟效益最高的配套品系,生產出具有強大雜種優勢的商品鵝供市場需要。品系配套模式主要有二系配套、三系配套和四系配套。
配合力測定:配合力可分為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兩種:
根據遺傳學原理,實際上一般配合力所反映的是雜交親本群體平均育種值的高低,其基礎是基因的加性效應。所以一般配合力的提高主要依靠親本品系純繁選育來實現。遺傳力高的性狀,一般配合力的提高比較容易;而遺傳力低的性狀,一般配合力則不易提高。特殊配合力所反映的是雜種群體平均基因型值與親本平均育種值之差,其基礎是基因的非加性效應,即顯性效應與上位效應。因此,提高特殊配合力主要應依靠雜交組合的選擇。遺傳力高的性狀,各組合的特殊配合力不會有很大差異;反之,遺傳力低的性狀特殊配合力可以有很大差異。生產上可通過品系間特殊配合力的測定,選出雜交優勢強的配套組合。
從遺傳學的角度來分析,參與配套的品系多,其遺傳基礎就越廣泛,雜交后代綜合親本的優良性狀亦越多,生產出的商品鵝雜交優勢亦更強。但參與配套的品系愈多,勢必增加品系培育、純繁保種和雜交制種的投資。隨著現代家禽育種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提高,國外一些育種公司,從經濟效益出發,近年來已從四系配套轉為三系或二系配套生產商品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