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3/1/30 14:52:00 來源:大江網 閱讀數:
新余分宜縣一山區有一對年已古稀的夫妻,養肉牛養出了名堂,丈夫養牛50年未間斷,妻子幫著打下手并料理家務。夫妻倆分工協作,丈夫負責買進,妻子負責賣出,在當地傳為佳話,被村民稱為“牛郎織女”。
18日,記者走進分宜縣鈐東辦黃柏元林場雷公港村,“牛郎織女”就住在這里。男的叫彭道發,現年73歲,女的叫林梅蘭,今年也已67歲了,兩人結婚45年。彭道發在成家前就開始養牛掙錢,婚后擴大生產,妻子也幫著養牛。平均每年養牛20多頭,最多的一年是2011年,養了36頭。
彭道發說,春夏初秋有花草樹木,養牛比較輕松,一般放養就行,但要注意看守。到了秋冬季節,就要開始圈養,同時要加強飼料投放,否則會越來越瘦。先要將干料放在鍋里煮濕,再拌一些米糠,這樣牛吃起來就順滑,也喜歡吃。他告訴記者,自己養牛一般不用飼料,一來成本高,再者牛肉疏松也不好吃。
彭道發夫妻倆各有分工,丈夫負責買進,妻子負責看行情賣出。林梅蘭告訴記者,老伴有項“絕技”,一頭牛只要經他目測,然后用手摸一摸,這頭牛的重量就八九不離十,一般不會相差三四斤。她指著一頭水牛說,這頭牛是5000元買進來的,一年下來,一般能長50多公斤,到時賣出去,賺個兩三千元沒問題。
“牛肉價格越來越貴,養牛還是可以的。我養了50年,幾年前就蓋起了這幢新房。我現在70多歲了,能自給自足,沒給兒女們添麻煩,生活還算過得去。”彭道發老人笑著說,他今年準備再擴大生產,牛圈已建好了,規模可超過40頭,相當于附近千人村民牛圈的總和,真正成為“牛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