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3/2/8 8:58:00 來源: 中國食品網 閱讀數:
近日,“中國奶業發展機遇與挑戰”行業研討會在北京威斯汀酒店舉行。此次研討會深入探討就中國奶業現狀、市場監管、奶制品質量提升、產業效能提高以及中瑞奶業中心二期項目等媒體關注的熱點話題。
由于中國的奶牛養殖規模化程度偏低,雖然一些大型牧場的奶牛單產水平已突破8噸,但飼養成本偏高、利潤偏低,中國的奶牛養殖成本優勢已不存在,原料奶收購價格已大大高出全球平均價格,因而導致近四成的乳品加工企業處于虧損狀態,而且還導致部分乳品企業越來越依賴進口奶粉,與此同時,相關政府部門加強了監管,并引導乳制品加工企業加大對自有牧場的投資以保證他們的原奶供應,這也加大了對純種奶牛的需求。
針對我國奶業發展當中遇到的種種問題,利拉伐東亞區總裁馬克·伐科能表示:“中國乳業發展的步伐很快,變化很大,雖然2008年以來業內有很多公司都出現了動蕩,但我們卻更多地看到了積極的變化。利拉伐幫助國內眾多乳品企業建立了從牧場到消費者這個過程中的監控點,保證乳制品的可追溯性,我們能斷言:可追溯性可以應用于生產當中,可以監視生產過程中的違規行為并獲取客戶真實的需求,進而在源頭就開始采用標準程序,實現產量的增加和品質的提高,這些提升都具有重大意義。”
在談到具體的措施時,馬克·伐科能著重指出,針對未來的中國市場,利拉伐將積極推動建設機器人全智能化牧場,它將為中國市場解決兩個核心問題:第一,機器人牧場以高度的自動化緩解了行業內專業管理人才不足的問題;第二,機器人牧場為中國奶業的生產質量提供了一個簡單的解決方案,即通過實現原奶生產的機械自動*化,徹底實現原奶生產的標準化及可追溯性。
近十幾年來,中國奶業得到了快速發展,截止到2011年中國奶牛存欄已超過1440萬頭,雖然中國的生鮮乳產量達到了3810萬噸,約占全球總量的6%,已位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奶類占有量僅為27.3公斤/年,只有全球水平的25.5%。在2008年之前的10年中,中國奶業行業處于高速發展時期,而自2008年發生“嬰幼兒奶粉”事件至今的幾年中,中國奶業發展速度明顯放緩。其中2008年為0.87%,2009年為-0.98%,2010年為1.56%,2011年為2.1%,2012年估計為1.5%。
為了更好地促進中國奶業的發展,幫助中國奶業企業提高乳品質量、提升牧場管理效率、增強奶牛養殖管理、增進產業鏈利益聯結機制和改善飼養環境污染等問題,早在1985年,在利拉伐和中國農業大學的推動下,中瑞奶業中心項目正式啟動,該項目為奶業相關人員提供現代化的、可持續發展的奶業綜合課程,并且側重學術與職業技能的結合,在2009年,中瑞奶業中心二期項目也拉開帷幕,2011年7月,中瑞奶業中心委托中國農業大學通過筆試、面試錄取首批13名學員前往瑞典進行相關專業培訓。目前,中瑞奶業中心希望通過開展更專業的牧場管理人才培訓,引進世界先進的奶牛飼養管理技術,促進國內原奶生產水平的提升,從而進一步支持中國奶業持續健康的發展。對此,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李勝利表示:“中瑞奶業中心這些年的運作是國內與世界先進乳業生產國成功合作的典范,我們目前為中國的奶業企業培養高級管理人才,但未來我們將為中國奶業企業培養更多的基礎技術人才,從根本上保證中國奶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并真正提高中國奶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力。”
瑞典農業大臣埃斯基爾·埃蘭德松、瑞典駐華大使羅睿德、瑞典農村事務部、歐盟協調與國際事務秘書局副局長圖馬斯·達勒芒與利拉伐全球市場營銷及傳播副總裁BenoitPassard、利拉伐東亞區總裁馬克·伐科能、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李勝利、蒙牛集團總裁助理王艷松、雀巢大中華區鮮奶收購及農業服務總監鄂華德、華夏畜牧總裁張家淇等業內高管、專家共同出席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