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3/3/20 16:17:00 來源:黑龍江省畜牧獸醫局 閱讀數:
龍江是全國商品牛生產基地縣,肉牛生產在黑龍江省名列前茅。為更好地了解肉牛生產現狀,研究分析肉牛產業發展動態,近日,筆者對全縣肉牛養殖專業戶、規模養殖場、飼料生產企業、獸藥飼料經銷店、牲畜批發交易市場、肉牛販運經紀人隊伍、肉牛屠宰加工企業、農貿市場牛肉攤床等相關單位進行了專題調研,基本上掌握了肉牛產業生產現狀及大多數養牛戶的意愿和心聲。現將肉牛生產效益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概況
(一)基本情況
龍江縣現有縣級肉牛養殖專業合作社1個,鄉、村級肉牛養殖專業合作社及協會10個,肉牛養殖專業戶及規模養殖場1972個,規模飼養約占全縣肉牛飼養總量的60%。縣內有龍江強大、龍江中糧等飼料生產企業5家,設計年生產能力總計12.6萬噸,2012年實際生產預混飼料3.13萬噸,單一飼料3.36萬噸。還有龍江元盛食品有限公司、龍江清真伊龍食品公司等肉牛定點屠宰加工企業2家,設計年屠宰加工能力總計15萬頭,2012年實際屠宰加工肉牛4萬頭。
龍江縣有黑龍江省西部地區*的牲畜交易樞紐和集散地——景星牲畜交易市場。該市場地處黑龍江、吉林、遼寧和內蒙古四省區交匯處,交通便利,四通八達。市場總占地面積4萬平方米,場內設有交易區和裝卸區,場外設有一個停車場。交易區建有2棟交易大棚和100米長的栓牛欄桿7排;裝卸區占地面積1500平方米,建有2個裝卸平臺;場外停車場可容納200臺車輛停放。景星牲畜交易市場一個時期以來牲畜交易十分火爆,每周日、周一為交易日,每集牛馬上市量5000頭匹,交易量3000多頭匹,年交易量12萬頭匹,年交易額達12億元。景星市場輻射黑龍江省大部地區,以及吉林、遼寧、山東、河北、北京、江西、內蒙古、福建、安徽、河南等省市,是龍江元盛、河北福成、長春皓月等大型肉牛加工企業的重要活牛來源基地。2011年被商務部確定為*大型商品批發市場。但是,自2013年春節以后,肉牛上市交易量明顯減少。
統計到2012年末,龍江縣黃肉牛飼養量42.5萬頭,其中,肉牛存欄27.7萬頭,肉牛出欄14.8萬頭,牛肉產量2.2萬噸,牛皮產量4.5萬張,同比分別增長5.6%、7.4%、2.5%、2.5%和2.6%。國家惠民政策的帶動,屠宰加工企業的拉動,經紀人隊伍的推動,有力地促進了龍江縣肉牛產業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二)效益分析
縣內飼養的肉牛品種主要是西門塔爾、夏洛萊、奶公牛及本地黃牛改良的后裔。目前,成母牛平均市價為8000-10000元/頭;6月齡公犢牛平均體重為100-150公斤/頭,平均市價2200-3300元/頭;250-500公斤體重的架子牛市價30.00-34.00元/公斤。架子牛平均育肥周期100天,平均日增重1.75公斤,出欄育肥牛平均市價24.00-26.00元;牛肉平均市價56.00元/公斤。①以育肥一頭入欄體重300公斤的架子牛為例,飼養成本為11630元,其中:購牛成本9600元;平均需各種飼草2500公斤,飼草費750元;需精飼料400公斤,飼料費1000元;獸藥、防疫和水電費30元;雇工和自投工折價100元;畜舍和牧業機械折舊費150元。育肥牛平均出欄體重475公斤,銷售收入11875元,每頭純利潤245元,平均每月盈利74元/頭。②若用公犢牛直線育肥,平均飼養周期為16-18月齡,飼養成本為9080元/頭,其中:購牛成本2750元;平均需各種飼草10000公斤,飼草費3000元;需精飼料1000公斤,飼料費2500元;獸藥、防疫和水電費60元;雇工和自投工折價510元;畜舍和牧業機械折舊費260元。育肥牛出欄體重平均為475公斤,銷售收入11875元,每頭純利潤2795元,平均每月盈利164元/頭。③成母牛平均年飼養成本為3210元,其中:平均需各種飼草7200公斤,飼草費2160元;需精飼料180公斤,飼料費450元;獸藥、防疫和水電費60元;雇工和自投工折價360元;畜舍和牧業機械折舊費180元。平均每年產一頭犢牛,犢牛6月齡斷奶時銷售收入2750元;牛糞等副產品收入100-200元/頭;母牛年增值800-1000元,飼養基礎母牛年均利潤590元,平均每頭每月僅49元。基本處于保本經營狀態。
二、存在問題
1、育肥牛牛源銳減。隨著國家富強,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除回族、維吾爾族等專食牛羊肉的人群外,又有一大批漢族兄弟也加入到吃牛羊肉的隊伍中來,從而使牛羊肉的年需求量猛增。由于各地長期“掠奪式”短期育肥和大量屠宰肉牛,因而導致全國架子牛、育成牛乃至犢牛飼養量普遍銳減。
2、基礎母牛存欄下降。由于飼養基礎母牛生產周期長、養殖效益低,所以絕大多數農牧民不愿意養母牛。因而造成肉牛越殺越少,牛肉越賣越貴的現象。
3、肉牛養殖戶相對減少。目前,市場上架子牛和育成牛已經達到每公斤30—34元,農戶飼養肉牛需要的購牛成本大幅度提高,一般農戶無法承受這樣的高成本,雖然有養牛意愿,但也只能是望而卻步。只有那些經濟實力強的規模場(大戶)才能繼續養牛,因此,肉牛養殖戶相對減少。
4、養牛利潤空間逐漸縮小。由于架子牛和育成牛的價位較高,而育肥后出欄肉牛的價格略低,即群眾所說的“倒掛”現象相當嚴重,致使肉牛育肥戶的利潤空間正在逐漸縮小,因而,從事養牛的越來越少。
三、幾點建議
1、國家應對肉牛產業給予一定的優惠政策扶持。如在改擴建畜舍用地上給予優先審批待遇,在用電、用水上給予優惠價扶持等,為群眾發展畜牧生產提供“綠色通道”。
2、國家應設立發展肉牛規模養殖場建設項目。對飼養基礎母牛50頭以上,或育肥牛存欄200頭、年出欄肉牛500頭的養牛場(戶)進行立項管理。因為基礎母牛飼養周期長、效益低,所以大多數農牧民不愿意飼養基礎母牛。國家給予一定的項目資金支持,就可以有效地防止牛越殺越少,肉越賣越貴的不良現象發生,從而使肉牛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3、國家應對肉牛產業給予一定專項貸款扶持。要發展好肉牛業生產,就必須給予一定的啟動資金和擴大再生產資金扶持。因此,國家應在每年的農業貸款和“三農服務投入資金”中劃出一定比例(30%以上)專項資金和貸款,用于發展肉牛生產。根據肉牛生產周期長的特點,下撥貸款最好是低息或貼息的中長期貸款。一是利息合適,養殖戶承受得起。二是不必當年急于還貸,生產期內周轉得開。
4、國家需進一步加大對牛肉市場價格的宏觀調控力度,保護好養牛戶和廣大市民的切身利益。政府應出臺牛肉等畜產品銷售的最低保護價和最高限價政策,在畜產品市場價格波動較大時,既不出現養牛戶大量賣掉基礎母牛的現象,又不出現群眾買不起牛肉的現象,從而保證肉牛產業良性循環,實現可持續發展;同時保障“菜籃子”工程穩定,人民群眾生活井然有序,社會生產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