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3/4/17 9:22:00 來源:中國畜牧獸醫報 閱讀數:
【導語·中國畜禽網】同樣,和林格爾縣舍必崖鄉范樂牧場老板范鎖桂這幾天也正為招工的事發愁。由于人手不足,牧場的工作又不等人,現在不僅他夫妻倆,連在呼和浩特市工作的一雙兒女也都被叫回來干活兒了。
今年開春,對內蒙古托克托縣友和牧場化殿敏場長來說,最頭疼的事不是自家牧場里做不完的營生,而是如何能招到稱職的員工。為此,他經常驅車60多公里趕往呼和浩特火車站,去迎接外地答應來牧場看看的求職者。“牧場的工作又臟又累,本地人不愿干,外地人覺得條件不好、待遇不高也不愿來”,化殿敏說,更惱火的是,有時剛接過來一撥人,上一撥的人就已經走了。
同樣,和林格爾縣舍必崖鄉范樂牧場老板范鎖桂這幾天也正為招工的事發愁。由于人手不足,牧場的工作又不等人,現在不僅他夫妻倆,連在呼和浩特市工作的一雙兒女也都被叫回來干活兒了。范鎖桂告訴筆者,他的牧場離和林縣城有一個半小時的車程,而且工作枯燥繁重,外地人根本不會來,所以只能在周邊的村雇人,而且只能雇到上了年歲的人,即使這樣,年前的一批工人回來的也沒有幾個。
近日,筆者在采訪中發現,本來春季對牧場來說是一個繁忙的季節,除了平時飼喂和清糞工作外,防疫與繁育犢牛的任務也很繁重。但此時,許多牧場卻很難招到合適的工人。究其原因,就如化殿敏和范鎖桂說的幾條:工作環境差、枯燥繁重、待遇不高、福利沒保障。
對于奶牛養殖業本身的工作環境和性質來說,在勞動力市場上和其他一些行業競爭中,必然處在弱勢地位。牧場招工難并不是近期才出現的,歷來就是個“老大難”,為解決這一問題,許多牧場沒少想辦法。化殿敏的做法簡單明了,直接提高工人的工資待遇,并按工種和技術熟練程度區別對待。為了招工,范鎖桂還學會了上網,一有時間他就在各大人才網站、畜牧業相關網站發布牧場招聘信息,但從目前來看,他們的這些做法并沒有使目前的現狀得到改變。
作為農業領域的基礎產業,奶牛養殖業的健康發展關系著國計民生,一直深受國家和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特別是今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了建立“家庭農場”,各級政府也相應制定了加大扶持力度的配套措施。2008年以來,隨著散戶奶農的逐漸退出,我國奶牛養殖集約化、規模化的步子邁得越來越快,一大批現代化程度高的標準化牧場如雨后春筍般地發展起來。但是,在筆者看來,一些地區在重視牧場硬件建設的同時,忽略了真正核心競爭力——人員管理方面的投入。據筆者調查,一些牧場不僅專業獸醫、營養師等人才極度缺乏,而且在普通工人招聘方面同樣也面臨招工難、留人更難的現狀,牧場招工難已成為困擾牧場發展中最棘手的難題,嚴重制約牧場發展。
其實,從本質上分析,牧場招工難并不完全是行業本身的問題,看似與薪酬和資金掛鉤,實際上折射出我國產業升級及社會轉型所帶來的一系列困境,勞動力流動性增強,勞動人員自我需求意識提升。從市場角度看,目前我國原奶收購價格的制定仍然不規范,乳企握有話語權,導致牧場經濟效益和利潤水平難以穩定,這多少也影響求職者的心理預期。另外,改變牧場招工難現狀,還需從技術層面推動,提高牧場的現代化管理水平,多從優化人員管理方面下功夫,設計出吸引人、留住人的合理薪酬方案和建立現代化牧場管理崗位績效考核制度。員工是牧場發展的無形資產,只有員工管理到位、員工長期穩定,牧場才能穩步發展。
牧場用工難不僅需要企業積極應對,更需要各級政府部門的關心和支持,在可能的條件下應為企業減負,在流動勞動人員管理上放寬限制,同時加強對勞動人員的職業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