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3/7/10 17:09:00 來源:海東時報 閱讀數:
七月的古驛平安,一片生機。在古城鄉扎門村東山坡,郁郁蔥蔥的樹木花草下,一群群可愛的母雞一邊悠閑地呼吸著新鮮的空氣,一邊啄著草叢里的蟲子、野菜等,這里就是扎門村村民張秉梅的林下生態養雞場。告別傳統的圈養模式,林下生態養雞場成為張秉梅一家增收致富的“綠色銀行”。
十年前,家住平安縣古城鄉扎門村有著簡單養雞經驗的張秉梅看上了林下養雞空氣好、無污染的優勢,在村里承包了150畝荒山開始養殖生態雞。從當初的默默無聞到現在成為平安縣家喻戶曉的生態雞養殖大戶,張秉梅的收入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在林下養雞,每年可養4至5茬,一年下來能有八九萬元的收入。張秉梅樂呵呵地望著在生態林中散養的母雞,對記者說,現如今人們對食品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僅要吃飽吃好,而且要吃得安全、放心。
去年起,張秉梅從養殖傳統雞,成功轉型為養殖藏土雞,人們對這種雞的評價比較高,眼下,她養的生態雞賣到了全省各地,成為了遠近聞名的生態養殖戶。
今年38歲的趙仁以前在一家單位上班,2002年,趙仁的父親拍買了8800多畝荒山,漫山遍野種上了檸條,頭腦靈活的趙仁意識到林下養殖能產生很大的經濟效益,便圍繞林地做起了文章。2011年,他拿出自己長年掙下的錢,在荒山上種植了薄皮核桃、櫻桃、豌豆,辦起了土雞養殖場。林下放養的雞因為經常活動,而且吃的是林子里的昆蟲和草類,抗病能力強,非常健康,在市場上供不應求。隨著不斷發展,他先后在其它村里發展養殖戶,成立了樂都仁禾土雞養殖專業合作社,不僅自己增收致富,還帶動了周邊父老鄉親共同致富,成功走出了一條通過生態產業循環發展致富的新路子。
目前,海東全區林業用地面積1110萬畝,占全區總土地面積的56.9%,森林覆蓋率28.3%,退耕還林面積達到89.3萬畝,并且絕大部分處于閑置狀態,為林下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間優勢。從2000年到2012年,海東相繼完成了退耕還林工程和集體林權制度主體改革。10多年來,海東農民大致經歷了“耕地→耕地+林地養護→耕地+林地養護+林地開發利用”這樣一個過程,耕地減少了,農民紛紛開始探索發展以林下種植業、林下養殖業、森林旅游業等產業為內容的林下經濟,并在第二年就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林下經濟”一詞也開始被越來越多的農民群眾所熟知。這種利用林地資源從事立體復合生產經營的發展模式,避免了林木生長周期長而沒有收益的問題,許多農民已借助林下經濟快速實現了“不砍樹也能致富”的愿望,林下養殖、林下種植、生態旅游在海東各地悄然興起,成為農民的“綠色銀行”。
據介紹,去年青海省政府《關于加快發展林下經濟的意見》頒布后,許多農民紛紛表示:“有好政策幫扶,林下種養大有"錢"途!”,海東農民發展林下經濟的熱情進一步高漲。今年,海東林業部門已經向省林業廳上報林下經濟項目20個,其中林下養殖10個,林下種植6個,林下旅游4個。目前,海東各地已經全部制定了林下經濟發展十年規劃,在今后幾年,充分發揮示范基地的作用,使海東的生態得到保護,農民得到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