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3/10/8 10:52:00
來源:人民網
閱讀數:
工作不分貴賤,創業不分地點。有夢想,有創造,有追求,這樣的青春,才會更加多姿多彩。每個人都有演繹青春的舞臺,有的人在政府機關為百姓服務,甘當人民的公仆;有的人在企業單位默默工作,為企業發展貢獻力量;大學生劉磊和王磊則選擇了在廣闊的農村自主創業,在梁山縣小安山鎮楊堤口村投資70萬元建起了占地5畝、雞舍1200平方米,引進了國內最先進的自動喂料機和自動刮糞器,購進了15000只雞苗,年產值150萬元的養雞場。他們相信:有青春,便有未來。
“畢業三年了,單位里的工作太單調,真想自己找點事情做。”“我也受夠了天天出差,總在外面跑,就像個流浪的。”“要不咱倆創業吧,去我家里建個養雞場,我都琢磨好一陣子了,這個項目很有市場,不然總感覺青春就這樣白白浪費了。”“搞養雞場!行,那咱倆就干!”兩個人在的一次談話,點燃了創業夢想。也許有些懵懂,有些沖動,但他們憑著“年輕不怕失敗,一無所有就不怕再一無所有”的拼勁和“道不同不相為謀,道相同與君共謀”的默契,辭掉了各自的工作,踏上了回家創業的火車。
“就三年,不行就給我回家”
“我和你媽辛辛苦苦供你讀書,終于熬到了畢業,你不給我好好工作,跑這么遠來養雞,你這孩子怎么就長不大呢!”劉磊的父親抽了一口煙嘆氣道,“爸,我和王磊都考察好了,在這里建養雞場,市場很大,并且政府還提供土地和貸款的優惠政策,我倆肯定能干好!”“一個大學畢業生居然回農村養雞,我在咱村還有臉出門嗎?”“爸,現在國家都支持大學生創業哩,再說了,工作不分貴賤,行行出狀元,這還是您以前告訴我的呢。”“別說了!就三年,不行就給我回家!”劉磊的父母聽說他跑到山東養雞,便連夜從江蘇連云港老家趕了過來,希望能把兒子勸回去,沒想到自己“無功而返”。臨走時,劉磊的母親見他倆還在臨時搭起的木板上睡覺,屋里也沒個取暖的,就偷偷留了800塊錢,讓他倆買點生活用品。“咱們的啟動資金又多了800,嘿嘿。”劉磊拿著錢對王磊開玩笑,“不能讓父母再操心了,咱倆一定得干好!”王磊堅毅的說道。
我倆是在玩命啊!
2012年3月1日,兩個熱血青年站在剛剛審批下來的五畝土地上,帶著有點驕傲,有點忐忑,有點期待的心情開始規劃、建設他們的雞場和夢想。買建筑材料,雇施工隊建房,兩個人準備的錢一天天減少,用錢的地方卻一天天增多。兩人一合計,房梁和鋼板自己焊接,這樣可以省下一大筆費用。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買了角鐵和電焊機,憑借著大學時學到的一些電焊技術,用7天焊了14架房梁,9天組裝焊牢,13天焊了11根方管,12天釘彩鋼板。“往房梁上焊方管的時候,人要騎在房梁上,我當時真是一邊焊一邊想,太玩命了,這要是掉下去估計也就完了。”劉磊略顯平和的對筆者說,“焊完之后我倆臉上直接就蛻了一層皮。最后往方管上釘彩鋼板的時候,有人報價七千想包活,可我們還是咬咬牙自己干,其他的都能克服,*擔心的就是萬一沒站穩就會直接從上面滑下來。每天中午吃完飯地上施工隊都要睡一會,可我倆不行,我倆在上面干,他們在下面睡,一塊一塊的為他們遮陰。”
“他倆比我們還苦”這是當時施工隊經常說的,他們的故事也就這樣被施工隊越傳越遠了。“我倆的事觸動過凡是來看過廠房的人,我們指著屋頂告訴他,這都是我們自己建的,他們都不敢相信。記憶最深的是一位賣設備的小伙子,也是自己創業,可能是產生共鳴了吧,他感慨的兩眼泛紅。”
我們干好了,還要帶動大家干
歷經3個月,場房、設備、飼料都準備好了,當天也迎來了預定好的一萬只雞苗,真正開始了養殖事業。他們遇到過禽流感,遇到過行情高峰和低谷。急過,吵過,愁過,笑過,最終頂住了壓力,挨過了勞累,堅持了下來。“我們改變了眾人對我們的看法,從質疑到贊嘆,從無法理解到說‘有能力’。”
“如今,經常會有周邊的村民來我們這里考察,也想跟著養殖,但是擔心什么都不懂,我們就耐心的給他們講解養殖蛋雞的前期投入、飼養技術等事項。”劉磊喝了一口水繼續說,“現在每天的雞蛋銷售額平均能達到4000元,一年就是150萬,估計今年能把投入的50萬收回來。我們正在積極籌措資金,為下一個萬只雞房做著準備,爭取通過我們的不斷壯大帶動大家的養殖熱情,我們干好了,還要帶動大家干,共同發展,形成規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