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3/11/22 9:31:00 來源:中國牧業網 閱讀數:
【導語·中國畜禽網】傳統的養豬模式是圈養,遵循吃、睡、長的養殖經驗,但何招林養殖的黑豬卻是散養,他讓豬去爬山、到山里面去覓食,每天鍛煉6至8小時,回圈后只加以糧食喂養,不使用任何飼料,養出了俗稱的“爬山豬”。
一般生豬的價格只能賣到6元一斤,可是在興文縣毓秀苗族鄉迎春村,豬倌何招林的豬卻能賣到18元一斤。這是為什么?11月20日,記者走進興文縣毓秀苗族鄉迎春村探尋答案。
在迎春村,養豬的人多,幾乎每家每戶都養豬,但是真正養出名堂來的卻很少。受地理環境和交通等諸多因素影響,村民想在土地上有所作為,無奈位于大山深處,水稻等諸多農作物都不能大面積種植;想靠勞力掙錢,村里沒有企業無法一顯身手。
豬倌何招林開始苦苦琢磨起發展之道。他利用迎春村山多人稀,空氣清新,植被豐富的生態資源優勢,拿出打工掙來的11萬積蓄,修建起一個占地1000多平方米、放養面積800畝的養殖場,從貴州引進了60頭丫叉豬。
傳統的養豬模式是圈養,遵循吃、睡、長的養殖經驗,但何招林養殖的黑豬卻是散養,他讓豬去爬山、到山里面去覓食,每天鍛煉6至8小時,回圈后只加以糧食喂養,不使用任何飼料,養出了俗稱的“爬山豬”。
在迎春村的山坡上,你會看到這樣的景象。每天一大早,養殖員打開豬舍門,一頭頭黑豬飛奔而出,沐浴著陽光,滋潤著雨露,在山坡上歡快地奔跑,在林地里悠閑地散步??柿?,就喝天然山泉水;餓了,就吃天然嫩草、草籽;累了,在林陰下休息;天氣好時,它們還會躺在陽光下庸懶的曬太陽補充能量,直到下午,養殖員才把它們趕回豬圈,適量的喂玉米、紅苕等輔料。
“前段時間剛買的八千斤玉米快要吃完了,看著它們這段時間長勢喜人,我都舍不得賣,我準備再購上一萬斤玉米,給它們備足糧食,等它們再長長我才賣出去。”年輕的豬倌何招林說。
豐富的植被資源,良好的生態環境,獨特的養殖方法,加上出欄時間長達一年半,使何招林的豬在生長過程中融合了原生態的味道,肉質纖維極粗,營養價值豐富,味清香濃郁,吃起來有嚼勁。一般毛豬的價格只能賣到6元左右一斤,可是何招林的生態黑豬就能賣到18元一斤,遠遠高于普通豬的價格,現在,何招林養殖場的黑豬在200頭以上,已出欄了黑豬600頭,純獲利30多萬元。
初嘗甜頭的何招林,在自己富裕起來的同時,也不忘幫扶相對貧困的群眾,帶動他們一道在致富之路上尋求著力點和支撐點。他成立起專業合作社,以專業合作社方式與群眾入股,以自繁自養的模式,把仔豬發放到符合條件的農戶家放養,達到出售期后統一回收出售,按照約定比例進行分成。
“每年仔豬達到養殖條件時,招林就會根據我們的養殖能力,和我們簽訂養殖合同,提供養殖技術和仔豬,這下子,我們不用每天對著大山發愁了,這大山啊,還成為發展致富的有利條件了。”村民李付香笑著說。
“目前,我正在注冊商標。下一步,我還將積極探索發展生態黑豬深加工模式,利用生態優勢,養出健康、綠色的生態黑豬,走一條生態可持續發展之路,以綠色食品的打開市場,以點帶面帶動群眾共同致富。”談到今后的發展,何招林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