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3/12/31 8:56:00 來源:新農網 閱讀數:
【導語·中國畜禽網】牦牛肉以其無污染、安全、健康、有機、生態的食品特征,在香港、澳門和歐洲市場被譽為“肉牛之冠”。西藏是世界上極少受污染的地方之一,滿山遍野的牦牛自由自在地生活在草原上,所以說,吃西藏的牛肉最放心,既能保證原汁原味,又能增進身心健康。
西藏牦牛肉來自天然,屬原生態類型。特殊的地理環境,使得西藏絕大多數牧民至今仍以天然放牧為主。這種放牧方式與現代化養殖*的區別,就是天然牧草沒有任何人工合成的激素,牛的生長期雖相對較長,但牛的肌肉組織未受到任何破壞。細細咀嚼這里的牛肉,還能品出沁人心脾的青草味兒。西藏是世界上極少受污染的地方之一,滿山遍野的牦牛自由自在地生活在草原上,所以說,吃西藏的牛肉最放心,既能保證原汁原味,又能增進身心健康。
牦牛肉以其無污染、安全、健康、有機、生態的食品特征,在香港、澳門和歐洲市場被譽為“肉牛之冠”。《呂氏春秋》云:“肉之美者,牦象之肉”。西藏廣闊的高原上分布著大面積的天然草場,決定著西藏成為全國牦牛肉主產地之一。僅在那曲地區,就有嘉黎縣娘亞牛、巴青縣本塔牛、聶榮縣查烏拉牛和申扎縣矮腳牛等馳名區內外的優質牦牛品種。值得欣喜的是,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牧民的商品意識日益增強,正逐漸擺脫傳統觀念的束縛,盡可能地提高牲畜的出欄率。有關數據表明,截至2012年底,那曲地區牧民僅發展牦牛產業一項人均增收就超過了3000元,占群眾牧業收入的40%左右。可見,發展牦牛產業,既能滿足市場需求,又能增加牧民收入。
發展牦牛產業,要優化發展觀念,加強對牧民的宣傳教育和科技支持,使廣大牧民樹立科學養殖觀念,加快養殖方式的轉變;要制定發展規劃,培育一批牦牛養殖專業村、專業鄉,建立一批高產、高效,標準化的聯戶牧場,從品種改良、科學養殖、深度加工、市場營銷等方面做全盤規劃;要做好招商引資工作,形成發展合力,依靠科技,開發一批在國內外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響力的自主創新品牌;要堅持可持續發展,在合理確定草場載畜量的同時,加快畜種改良,提高牦牛商品率,形成以“綠色牦牛”品牌為主題的產業鏈,務求高附加值、高效益。
走在西藏城鎮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出售牛肉的攤位,鮮的、半干的、風干的、煮熟的,品種多樣。駐足于成排的牛肉前,讓人垂涎欲滴。隨著陸、空立體交通網的建成,西藏的運輸能力大幅提高,以牦牛肉為原料的土特產大量地運往全國各地,甚至開始走向國際市場。四季飄著牛肉香的西藏,不僅向人們提供豐富的獨特物產,更向世人證明,一個開放而充滿自信的西藏正逐漸成長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大潮中的弄潮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