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4/10/14 17:04:00 來源:中國畜牧網 閱讀數:
今年43歲的劉建連,自幼是方城縣一個土生土長的農家女,然而經過11年的艱辛創業,她頭戴南陽市養豬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南陽市養殖業協會工會主席、南陽市工會聯合會女職工委員會主任、南陽市宛城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常務理事等桂冠,成了一名名副其實的女企業家。
拼搏堅持 她成了養豬能手
2001年,因企業效益虧損裁員,劉建連從方城縣商業局工業品公司下崗。此后,她外出經商,先后在武漢、鄭州等地做過服裝批發生意。后因婆婆病重,劉建連趕回家中專職伺候老人。
老人病情穩定以后,她開始考慮如何在家鄉創業,兼顧家庭和事業。經過考察,她發現家鄉養豬產業很有市場,親戚朋友家中大都養有幾頭,但均不上規模。
為了掌握規模化養豬技術,2002年5月,劉建連應聘到內鄉縣牧原公司邊打工邊學習養殖技術。在那里,別人不愿意干的臟活兒、累活兒,她搶著干;沒有休息日,經常加班,她也從無怨言。天生一副敢闖、敢干、敢為的性格,練就了她一顆矢志不移、勇于拼搏的心,一種信念支撐著她——學好技術,回鄉創業。
2003年底,劉建連帶著用東借西湊的錢購買的8大8小優良種豬回到家鄉方城,憑借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的品格和自己積累的養豬經驗,很快成為附近小有名氣的養豬專業戶。不久之后,市場豬價開始起伏,很多養殖戶不敢再擴大規模。機敏的劉建連卻從中找到了商機:走產業化養殖道路,打響自己的品牌。她頂住親友的質疑之聲,再次四處奔波借錢,不僅將原有的豬場作了抵押,還找縣鄉婦聯尋求貸款支持。
2004年底,劉建連的第一個養豬場在方城縣城關鎮三里岔村正式開工建設。為了節省建設資金,她和丈夫親自施工,運磚灰,攪拌泥漿,起早貪黑,經過一個冬天的建設,終于建成了2間簡易房,2間倉庫和3個養殖大棚。
豬場算是建起來了,看著這些種豬在豬舍內活蹦亂跳的嬉戲,劉建連的辛酸和勞累頓時化為烏有。由于是新豬舍,不到幾天,豬出現了應激反應和混合感染,這讓對養豬技術還有點兒膚淺的劉建連措手不及,急得團團轉。后來在專家的幫忙下,經過6天的治療,豬群的病情得到了控制,她一顆懸著的心總算是放了下來。
經過這次風波,劉建連深感專業知識的匱乏。為此,2005年以來,她16次上鄭州、50多次去南陽,向農業院校專家、畜牧管理部門技術人員學習。定期請專家指導幫助,解決疑難問題,同時鉆研養殖技術并不斷向各地養殖大戶請教經驗。并利用閑暇時間,通過訂閱科學養殖書籍、依托網絡平臺等多種途徑學習新知識、了解新市場、引進新設備。為了能將理論知識迅速融匯貫通,劉建連除了吃飯睡覺,其余大部分時間都呆在豬舍內。圈舍里幾百頭豬的吃喝拉撒和疫病防治都是她一手料理;這些年來,每年的大年初一她都是在豬舍過的,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劉建連一個人體會最深……
功夫不負有心人,如今她已經掌握了一整套科學養豬全程飼養技術和豬病防治的技術,不僅摸索出一套“豬愛吃、投料少、生長快、穩定率高”的養豬配料法,同時將生豬出欄周期縮短20多天,凈重提高10公斤以上。護養的母豬,單頭產崽數穩定在20頭以上,比普通養殖戶高出將近20%。
產業化經營 她開辟出“生態新天地”
長期超負荷的勞累,劉建連患上了嚴重的腰椎間盤突出病,最后腰里不得不打上了鋼針。但為了豬場發展,她強忍病痛,一心撲在養殖事業上。
2007年,劉建連貸款150多萬元,投入資金200多萬元開始建設標準化豬舍,引進品質優良的杜洛克、大白、長白等品種豬進行養殖。為豬舍配置了自動飲水器,給母豬產房安裝了吊扇,并為仔豬購置了保溫箱,鋪上了電褥子,豬舍里還掛有“養豬日記薄”,專門記錄著購進生豬的日期、價格、不同時期的病情防治、飼料配方、喂養辦法及豬的生長情況。她寧可花高價錢購買優質飼料,也不為了謀不正當利益購買劣質的飼料,因此很多飼料供應商都說他“難說話”。由于飼料成分好、管理水平高,她的豬場養出的優良品種種豬具有生長快、飼料轉化率高、遺傳性能穩定,外貌體形好,四肢健壯,適應能力和繁殖能力強,瘦肉率高、口感香等優點,質量上乘、安全。
伴隨著養殖技術的逐步提高和經營理念的不斷成熟,敢想敢干的劉建連乘勢而上,繼續擴大生產規模。2006年,她在清河鄉廓封村創辦養殖分場。新豬場占地56畝,新建連體豬舍10棟。連體豬舍采取空架式結構,設置地暖供熱、干濕飼喂系統和豬舍通風口、出糞口,既預防了交叉感染,又縮短了飼養周期。
清河豬場實現穩定生產后,2010年,作為母豬繁育中心的楊集自動化豬場建成。劉建連把這些豬場組合起來,注冊成立了南陽東嘉農牧開發有限公司。2013年,在方城縣獨樹鎮購地580余畝,投資8000多萬元,建設公司第四個養殖基地。今年春,首次出資2000萬元,建立公司第五個養殖基地-南陽市宛城區清豐移民養殖基地,形成了一家集養殖、繁育、科研、推廣和飼料生產于一體的大型現代化養殖企業。總占地1300多畝,總建筑面積11萬平方米,年出欄商品肥豬15萬余頭,仔豬5萬余頭,銷售渠道延伸到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北京、上海、天津、重慶等近20個省市,年產值達2億多元,被南陽市政府評定為“農業產業化市級重點龍頭企業”、“南陽市畜牧業重點項目”、“無公害生豬產地”。
劉建連還注重人才隊伍建設,廣泛吸納各類專業技術人才,先后招募180多人加入公司,其中碩士23人,本科35人,高級畜牧師3人,技術人員16人,研發人員6人,大中專畢業生53人。“管理規范、技術先進”讓許多年輕人改變了對傳統養豬產業的看法,自愿加入到“養豬大軍”當中。
她還先后投資200多萬元,為每個豬場均購置一臺“糞液處理機”,通過三級沉淀、干濕分離、廢水利用等技術,將豬糞和污水分開處理。糞便作為有機肥,為場區600多畝風景樹和套種蔬菜提供肥料;廢水經過無公害化處理,用于作物日常澆灌,所產蔬菜既可滿足員工日常生活所需,又為豬場提供一部分青飼原料。不僅解決了環境污染的問題,而且打造出一個生態循環場所。
不忘鄉里 她成了村民致富“領頭雁”
俗話說,同行是冤家。劉建連卻從不這樣想,她常說,一個人的富裕不算富裕,大家共同富裕才是真正的富裕。這些年來,她通過幫助規劃豬場、提供技術指導、代購代銷產品等形式,帶動周邊50多家農戶走上了規模養殖的致富之路,為他們提供優質種豬和商品豬仔豬。對于貧困養殖戶,還免費贈送精制飼料。她把自己掌握的養殖技術、防疫滅病技術、飼料配方技術和管理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養殖戶,大大降低了養殖風險,使廣大養豬戶實現穩定增收,每年戶均增收4000多元。
劉建連在幫助鄉鄰養豬致富的同時,還積極地回報社會,幫助50多名下崗女工和30多名返鄉人員設立糧食收購站點,救濟貧困戶、五保戶、殘疾人等弱勢群體60多人次,資助20多名貧困學生完成學業。2006年春,她帶頭捐款2萬元支持村里硬化道路,2008年夏為汶川地震災區捐款5000元……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已累計為困難戶、災區、公益活動捐款捐物數十次,總額近200萬元。她的先進事跡多次被方城電視臺、南陽電視臺采訪報道,在社會上引起極大的反響,受到廣大群眾的一致好評。
劉建連不僅靠養豬成就了事業,而且實現了她的人生價值。近年來,她先后榮獲“方城縣三八紅旗手”、“方城縣十大杰出青年”、“方城縣婦女信用創業大行動先進個人”、“南陽市女致富能手”、“南陽市優秀女企業家”、“南陽市勞動模范”、“河南省農村優秀女經紀人”、“全國城鄉婦聯建功立業先進個人”等10多項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