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4/11/20 9:05:00 來源:普洱日報 閱讀數:
【導語·中國畜禽網】云南省普洱市墨江縣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縣的資源優勢實施農村“戶均出欄10頭豬”計劃,大力發展畜禽養殖業,全縣以土雞、生豬、肉牛三大產業為主的畜牧養殖業蓬勃發展,優化調整畜牧業結構,不斷加快規模化、標準化、生態化、品牌化‘四化’發展步伐,實現畜牧業持續健康發展。
俗話說:“趕豬羊好賣、趕羊豬脫銷”。這句話揭示的道理是,一個人乃至一個地方要發展,不能老是跟在別人的后面,而應該走一條適合自己的發展之路。墨江縣是北回歸線上的一片綠洲、是普洱的“北大門”,這里光能充足,氣候宜人,夏無酷暑、冬無嚴寒,為發展畜牧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優勢。近三年來,云南省普洱市墨江縣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縣的資源優勢實施農村“戶均出欄10頭豬”計劃,大力發展畜禽養殖業,全縣以土雞、生豬、肉牛三大產業為主的畜牧養殖業蓬勃發展,成為農民發家致富的重要途徑。
“生豬養殖”助推農戶增收
位于雅邑鎮南溫田村西北部的南溫田村民小組,30余戶村民通過生豬養殖走上了致富路。
步入南溫村南溫田組養殖大戶李富科的養豬場,放眼望去,圈連圈,豬拱豬。李富科指著新建的豬舍告訴記者,新改良的陽光豬舍,通風好、采光足,冬天還保暖,有利于生豬的生長;豬舍還通過畜廄改造,配備建設專用干糞池、污水處理池,有效地清除畜舍內的糞便、尿液,并把固體糞污堆肥發酵處理,最終作為農家肥用于茶葉、蔬菜等農作物,減少環境污染,實現生態、環保、養豬的良性循環。
“我們村家家戶戶都靠養豬發了財,我家每年出欄肥豬5000頭以上,去年還和墨江大興超市簽訂了合同,每天平均供應7、8頭肥豬,鎮里幾個學校校點也是我家定時送豬上門。”李富科養豬幾十年了,以前一直是小規模的散養,2008年加入了南溫田生豬養殖協會,與30多名養豬戶相互學習養豬經驗,豬場的規模不斷擴大,收入也越來越多,日子也過得紅紅火火。現在僅李富科一家就每天平均出售20多頭肥豬,銷售網絡已經延伸到墨江縣城、紅河、綠春以及昆明等鄰近的州市(縣)。
為幫助山區農民早日脫貧致富,雅邑鎮黨委政府積極創新機制,于2007年4月5日正式掛牌成立了南溫田生豬養殖協會,協會堅持“民辦、民營、民受益”宗旨,積極吸納養殖戶入會,將松散的養殖戶聯合起來,不斷壯大協會的養殖規模。目前,協會已經帶動和輻射發展年出欄肥豬5000頭以上1戶、1000頭以上2戶、500頭以上5戶、100-200頭12戶、50-100頭15戶,基本形成了相對連片的肉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小區。南溫村南溫田組也成為全鎮179個村民小組中收入最高的小組,并輻射帶動了周邊村寨發展生豬養殖產業。
“蔗區養牛” 唱響致富曲
一排排寬敞的飼喂棚,一頭頭健壯的肉牛,一堆堆甘蔗秸稈……步入新安鎮布竜村養牛大戶趙勇家的牛棚,外面雖天氣悶熱,牛棚內卻十分涼爽。這些“大塊頭”正在津津有味地咀嚼著秸稈。“這看起來不像是本地牛,一頭能賣多少?”記者好奇地問道。“這是西門塔爾肉牛,出肉率高,比本地牛經濟效益高出一倍。”趙勇細細算起了經濟賬,養一頭西門塔爾肉牛,買牛成本為8000-9000元,飼養成本為13元/天,按平均每頭牛飼養180天計算,需2376元;日增重1.2-1.6千克,共增重216-288千克,以28元/千克計,可增值6048-8064元,扣除飼養成本2376元,每頭雜交牛獲利3672-5688元。扣除其它因素成本,平均每頭牛可獲利近4000元。
新安鎮是墨江縣最適宜種植甘蔗的蔗區之一,種植甘蔗1.84萬畝,每年產生蔗葉、蔗梢1.8萬多噸,產生的蔗葉、蔗梢可解決3000多頭牛的粗飼料;加上稻草、玉米及其它農作物秸稈等,飼料資源約5萬噸,養牛飼料資源豐富。2012年,趙勇同鎮里的王明云、蔡發兵等規模養殖戶率先用蔗梢、農作物秸稈作飼料,嘗試肉牛短期育肥技術。通過發展蔗梢(葉)養牛,實現“蔗梢(葉)—牛—牛糞—蔗地”的良性循環,在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又提高了產品的品質,獲得很好的生態效益。目前,3戶養殖戶共存欄牛153頭,其中本地牛123頭,西門塔爾肉牛30頭。2012年底建場后共出欄90頭,實現利潤50多萬元,帶動了蔗區規模化、標準化養牛的發展。
“林下養雞” 盤活立體經濟
“這樣養出來的雞才是生態雞,一定要保證生態養殖,千萬不要盲目追求經濟效益。”白利村南漢箐村民小組組長杜進飛向記者介紹說。
位于新安鎮白利村南漢箐組的山頭上,茂密的樹林里,到處可以看到土雞上躥下跳,使本來寧靜的村寨雞犬相聞。南漢箐組組長杜進飛引進玉溪一家養殖企業,帶領南漢箐農戶,以“公司+農戶”模式,公司提供土雞苗,由農戶養殖,養殖方式分兩個階段進行,前期雞苗使用飼料飼養,平均達到1千克左右后停止使用飼料,放養在山林里,以草、蟲、玉米為飼料養殖,任其在山林里自由覓食,養出的土雞生態,肉質鮮嫩,和傳統的土雞肉不分伯仲。目前,已建立了一個雞苗脫溫廠,成立了新安林下生態雞養殖基地,在白利村、新安村發展養殖戶16戶,林下養殖生態雞16.5萬羽,出欄12萬多羽,實現經濟產值800多萬元。
新安鎮白利村南漢箐林下養殖小區搞活了具有區位優勢的林下經濟,打造了林下經濟發展的一個亮點,引起了鎮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新安鎮借鑒白利村林下養雞的成功經驗,制定了《新安鎮2014——2020年林下經濟發展規劃》,以“生態受保護,產業得發展,林農得實惠”為目標,把林下養雞作為林下經濟的一項主要產業,以南漢箐為基地,白利村為中心,向四周適合發展林下養雞的村寨輻射,鎮黨委政府利用貼息貸款、產業扶持、一事一議項目資金,加大對林下養雞的政策支持力度。2015年計劃組建南漢箐土雞養殖專業合作社,到2020年計劃在白利村、新生村、新安村、會昌咖啡基地、莫約放牧場發展林下養雞專業戶100戶,林下養雞超過80萬羽,實現經濟價值5000萬元以上。
三大產業齊頭并進
墨江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畜牧產業發展,早在2012年就出臺了《中共墨江縣委墨江縣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生豬產業發展的意見》、《生豬產業實施方案》、《生豬產業發展考核獎勵辦法》,按照“生豬保穩定,牛羊抓突破,禽類出特色”的發展思路,有針對地逐步推進畜牧工作。
據統計,墨江縣2013年畜牧業總產值6.17億元,比2011年增長了2.48億元,增長率為67%。畜牧業產品也實現全面增長,2014年上半年,豬出欄110.61萬頭,增長4%;牛出欄7.73萬頭,增長9.6%;家禽出欄583.19萬羽,增長6.9%,肉類總產量9.49萬噸,增長7%。
“大戶加農戶帶動千家萬戶。”雅邑鎮黨委副書記曹學兵總結了南溫田生豬養殖協會的養殖模式。鎮黨委政府積極爭取產業扶貧資金100萬元,幫助3戶養殖大戶發展能繁母豬300頭,每頭母豬補助1000元,等母豬產仔后,按照每頭母豬1:1.6頭仔豬的比例進行分配,無償提供給周邊的松散養殖戶,用扶持大戶、帶動千家萬戶的發展模式,努力使雅邑鎮的生豬養殖由松散型逐步向生態、規模、規范、效益、集約養殖轉變,為全鎮養殖規模的不斷發展壯大提供了有力的組織、政策和資金保障。
當前肉牛市場價格一直處在高位攀升,肉牛養殖戶數量增長明顯,墨江縣實施了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面積236.38萬畝,發放補助獎勵資金492.41萬元,涉及農牧戶50584戶,平均每戶增收97.34元;同時把發展蔗區養牛扶持資金列入縣級財政預算,連續扶持3—5年,每年安排不少于50萬元的專項資金,主要用于品種改良、技術培訓、標準化牛廄建設、青貯氨化飼料設施設備建設等,大力扶持肉牛養殖小區和規模養殖場快速發展。
談及墨江縣未來畜牧業發展時,縣畜牧獸醫局副局長陳紀榮說:“墨江縣將緊緊圍繞富民強縣目標,堅持以土雞、生豬、肉牛三大產業發展為重點,優化調整畜牧業結構,不斷加快規模化、標準化、生態化、品牌化‘四化’發展步伐,實現畜牧業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