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5/1/16 14:27:00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閱讀數:
近期,我國部分地區爆發了因企業拒收鮮奶而導致奶農出現“倒奶殺牛”的事件,此事一經流出,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由“倒奶”事件所引發的諸多紛爭甚囂塵上。不難看出,各方論及的內容雖然紛繁復雜,但其所有的爭論卻始終是圍繞著一個中心議題,即:“社會主義倒奶”與“資本主義倒奶”之間到底有無本質的區別?對于這個問題的回答,一些網評文章甚為奇特,其所持觀點極具代表性并頗有市場。文章認為,“倒奶”都是供給過剩的產物,與主義問題毫無關聯,那種曾把“倒奶”作為“萬惡資本主義”標志的說法是荒謬的;同時,“倒奶”是很正常的經濟活動,對于個體奶農而言,雖然“倒奶”是悲劇,但卻是最理性的選擇。很明顯,依照這樣的邏輯,“倒奶”不僅被排除出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既有視野,而且還被當成一種在任何社會制度下都“很正常”的經濟活動和“最理性”的選擇,這樣一來,馬克思有關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科學論斷便被兵不血刃地消解殆盡了。透過這些文章,我們應當清醒地看到:各方圍繞“倒奶”事件的爭論,其實質是其背后的經濟學話語權之爭奪。在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不斷被弱化和西方主流經濟學不斷增強的宏觀背景下,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自身一直面臨著經濟學話語缺失乃至失語的風險與挑戰。“倒奶”事件爭論的出現,只是再次證明了矛盾的一般性總要通過其特殊性體現出來。
那么,在馬克思主義的視野下,“社會主義倒奶”與“資本主義倒奶”之間到底有無本質區別呢?答案當然是肯定的!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共產黨宣言》中就認識到,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是“現代生產力反抗現代生產關系、反抗作為資產階級及其統治的存在條件的所有制關系”的結果;并且各自在《剩余價值學說史》和《反杜林論》中針鋒相對地批判了資產階級經濟學家從表象出發,把經濟危機的發生歸咎于與資本主義本質無關的個別經濟現象的錯誤論調。在馬克思看來,必須要嚴格區分經濟危機的發生征兆和原因,以及危機的各種表現形式和作用因素。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倒奶”只是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表面現象之一,相對于產生經濟危機原因的必然性和根本性而言,其僅是構成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必要非充分條件。“社會主義倒奶”和“資本主義倒奶”的本質區別就在于:“資本主義倒奶”具有必然性,其根源于社會化生產和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占有制之間的這對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基本矛盾衍生出的個別企業生產的有組織性、有計劃性和整個社會生產無政府狀態之間的矛盾與資本主義生產有無限擴大化的趨勢與勞動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對縮小之間的矛盾直接構成了驅動“資本主義倒奶”的動力系統;而“社會主義倒奶”具有偶然性,人民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這對社會主義基本矛盾否定了“倒奶”的內在必然性,而價值規律和國際資本主義擴張為“倒奶”的存在提供了一定的客觀可能,但有計劃按比例發展規律卻又可以能動性地進行糾偏控制。因此,“社會主義倒奶”僅是一種可治性的經濟波動的表現形式,而“資本主義倒奶”則注定是一種痼疾性的經濟危機的表現形式。歷史與邏輯在趨勢上是統一的,資本主義的歷史發展也無可辯駁地證明了馬克思有關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理論的科學性。自從1825年資本主義世界的第一次經濟危機爆發至今,資本主義已經完成了由自由競爭到一般壟斷再到國家壟斷、國際壟斷的演化發展,但經濟危機始終猶如夢魘般揮之不去。盡管資本主義在新的再生產條件的重建下不斷得以“鳳凰涅槃”,以至于使得資本主義可能將會在很長一段歷史時期內在“兩個必然”與“兩個絕不會”之間不斷徘徊游走,但資本主義源于“垂朽”的經濟危機根源而決定的消亡趨勢卻是不曾也是絕不會更改的。
最后,我們更應該探究是什么混淆了“社會主義倒奶”與“資本主義倒奶”兩者之間的界限?是什么湮滅了馬克思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理論真理的光芒?毫無疑問,是西方主流經濟學嚴重地染指了我們的公眾主流媒體,替代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全面接掌了經濟學話語權。西方主流經濟學鼓吹理性自私人的人性假設,恪守著原子式個體主義的分析范式,將所有國民財富生產與分配的過程均偷換為技術化、去階級化的資源配置過程,竭力抹煞資本主義生產目的的剝削本質并借以為剝削制度辯護。重拾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話語權之路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