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每日新報
閱讀數:
萬力聞, 他,寧河區人,貧苦漁民的兒子,只上過18天的識字班。
他是全國農業科技致富能手、全國科普先進工作者、全國勞動模范,也是天津市四屆人大代表,曾多次榮獲國家、省、市、縣優秀共產黨員稱號。他還是水產育種領域的研究員,多次主持完成了*、省級、市級科研項目。
他就是天津市換新水產良種場長、魚類育種專家、研究員金萬昆。
1932年,金萬昆出生在一個貧苦的漁民家庭。一家老小擠在破舊的漁船,漂泊到薊運河水系打魚。為了糊口,他11歲就給人家做幫工,受盡欺壓。
1955年大伙讓金萬昆當漁業社社長,1956年漁業社成為河北省的先進單位。在表彰會上,除了榮譽獎,他還得了物質獎,就是3000尾魚苗。
回來后,他找了兩個小坑養起來。1957年秋天,出魚時熱鬧了,都長到二三斤一條。由于這3000尾魚苗養殖成功,1959年縣里安排他去江蘇學習家魚人工繁殖技術。學習回來后,他就同漁業社的伙伴們,沒日沒夜地建催產池,成天守在池子邊。
人工孵化魚苗是一項必須具有深厚的科學理論基礎和技術要求的研究事業。早在上世紀四十年代末,日本一位著名淡水養殖專家就曾斷言:“家魚人工孵化不可能成功。”當時,我國北方還沒有一家人工魚苗孵化的試驗場所。在南方,技術設備較為先進的揚州水產研究所當時孵化魚苗也只能靠從長江捕撈大鰱魚為親本進行魚苗孵化,而做不到人工培育養殖親本進行人工孵化制種。搞魚苗人工制種,對于當時剛通過掃盲而摘掉文盲帽子的金萬昆來說,真比登天還難。但金萬昆做到了。他靠反復摸索,反復觀察、千百次的實踐和鍥而不舍的精神,終于掌握了家魚的生物學特點和習性。1961年,第一批100多萬尾人工孵化成活的魚苗,在換新水產良種場誕生了。這在當時產生了不小的震動,全國各地來換新參觀學習的人絡繹不絕,從此,北方有了家魚繁育場。
金萬昆常說自己有三個老師,一個是“典”老師,幾十年間,他翻爛了的字典就有好幾本,不僅會讀寫,還弄懂了詞義和遣詞造句;一個是“書”老師,借書、買書、啃書,不惜賣掉衣物,搜集有關淡水養殖的書籍資料,訂閱漁業雜志;再一個是“專”老師,他拜有專業知識的人為老師,虛心求教,靠著這種頑強和韌性,他邊學習、邊實踐、邊研究,一摞一摞的讀書筆記和心得體會,記載了從飼養到孵化的數十萬個試驗研究數據。他以“鐵杵磨針”的精神和鉆勁,攻克了道道難關。
經過半個世紀的努力,金萬昆在他的868畝藍色王國中創造了驕人的奇跡,先后培育出6個被農業部批準的在全國重點推廣養殖的新品種,直接帶動了養殖戶的增產增收,近10年累計推廣苗種132億尾,年產量占了天津市淡水魚苗產量的80%以上,推廣到全國26個省市自治區,養殖面積近187萬畝。觀賞魚還遠銷到德國、荷蘭、新加坡、日本等國,為國增了光。
俗話說,十年磨一劍。而金萬昆卻是十年育一魚。他培育的除“津鰱”外,其他的黃金鯽、津新鯉、墨龍鯉、黑鯽等8個新品種都在10年以上。當問到這9個新品種為何受到歡迎時,他說:“我培育的新品種,基本都是遠緣的,品種不退化,實現了遺傳育種上的突破,再有就是種質好,長期食用益于人的身體健康,人們能不歡迎嗎!”
現任天津市寧河縣換新水產良種場場長,先后獲得天津市勞動模范、全國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84歲高齡依然奮斗在第一線。
60年一甲子,60載春秋,金萬昆由一個風華正茂的小伙子變成了白發稀疏的耄耋老人,但他為水產事業奉獻一生的情懷沒有變。盡管已年逾古稀,他仍在奮斗、拼搏在水產一線。
新報專訪金萬昆
記者:據說您小的時候生活的很苦,有餓肚子的時候是嗎?
金萬昆:捕魚的人,在解放前是最低層的窮苦人群,我家兄弟6個,姐妹4個,父母要養活10個孩子更是不容易,所以從小窮和苦,對于我來說是通常的事。
記者:您認為水產研究最艱苦的是哪個階段?
金萬昆:我從十幾歲當童工,那時候并不覺得苦,為了生存,誰都那樣,也習慣了;我搞水產是解放后,那時已經二十幾歲了,我覺得為了事業談不上什么艱苦,人總是做事,要努力,有付出,這些都不是苦,反而現在想起來是快樂的。
為了搞研究,付出很多,但回報卻非常多,這就是不吃苦哪來甜的道理吧。
記者:在最困難的時候,是怎么克服的?
金萬昆:靠毅力來克服。就像爬上高坡,必須不斷努力。
有人說我幾十年如一日,其實也是對的,我六十多年都在魚池邊,也曾經有好幾個機會可以轉行,聘我當顧問的說可以車接車送,一個星期就去幾天,給的錢比現在的工資多出很多倍;還有一年讓去國外養魚,我也沒有去。
我這一輩子沒有過星期天,一天都沒休息過,我就是這么活過來的,“玩”這個字,對于我來說相當陌生,我記得1958年領導讓我去蘇州參觀學習,那是我第一次出遠門,當時組織大家去普陀山參觀,大家都高高興興地走了,但我沒去,我覺得我比人家的水平低,我必須好好學習,要不就辜負了領導對我的希望,所以我哪兒也不去,我看著開走的大轎子,那時候坐車的機會都少,確實很新鮮,但我沒有那個“骨頭”坐,我必須按照自己的“身價”來。
我這么大歲數了還在池子邊養魚是為了錢嗎?肯定不是的,有的人做事是為了名利,其實我有飯吃就行,我覺得有人說“人家金萬昆挺好的”,比“錢”值錢。
記者:您覺得您是農民還是專家?
金萬昆:我真正是一個農民,在農業水產戰線上,我是一個小小小士兵,所有的能耐和本領也是黨對我教育,所有的知識是老師的教導,所有的技能專家指導,把我“拉拔”成現在的樣子。
記者:采訪那天我看過您在給員工開會,您很嚴格,很嚴肅,您一直強調態度,那么對于水產專業,您要求的態度是什么?
金萬昆:對于我個人,是平等公平正直,對職工的要求是實事求是。
錯了就是錯了,就是我老父親,我也不會放過這件事,你是好職工,成績好,但這件事錯了,必須要老實承認。我們搞科研,必須要實事求是一絲不茍,科學容不得半點的虛偽和不實,論文搞虛偽了,給后人帶來的就是禍害。
記者:您得到了很多獎,有人說您是中國水產業的袁隆平,在天津甚至在全國都是響當當的人物,您怎么看這個問題?
金萬昆:我只上了18天的識字班,目前寫過5本書,有人說我是專家,我總回答,我就是瞎忙活,瞎干的,這個回答是出于內心。
專家是大家對我偏愛,要成為一個真正的專家相當不容易,所有專業技能不是掛在墻上的獎狀不是名片上的頭銜不是賺了多少錢,衡量專家應該是對人民做出的貢獻有多大。
記者:對于有生之年*的愿望是什么?
金萬昆:我們國家是個能源大國,但農業的發展還遠沒有超過國外,作為水產戰士,我想在有生之年,老實做事,不斷創出出真正的業績,讓我們國家,在國際上站穩腳根,同時也滿足國內消費需求,有營養好,價值高,好吃的魚,讓其他國家看看中國能拿許多個第一。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