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惠州日報 閱讀數:
春節長假我市天氣以晴朗為主,期間正趕上廣東省龍門縣麻榨鎮南灘村西樓村民小組同盛梅花基地的梅花盛開,許多喜愛梅花的市民紛紛前往當地賞梅度假。
我市成片的梅園有多處,但其他地方種的都是果梅,所開梅花為單調的白色,唯有同盛梅花基地種的是花梅,大多是移植培育的北方梅種,形成一片獨特的景觀。游客們在梅園中流連,為梅花之美所陶醉,卻鮮有人了解這片梅園的主人。他名叫何偉堅,是當地一名普通村民,因癡愛梅花追夢10年,終于營造出這處在我市獨一無二的賞梅勝地。
愛梅成癡
放手深圳的海鮮生意回村種梅花
何偉堅年輕時就去了深圳打拼,通過經營海鮮生意賺到了第一桶金,成為鄉親們羨慕的富裕家庭。出人意料的是,海鮮生意正當紅火之時,他卻突然放手,回到家鄉承包土地種起了梅花。對何偉堅這一做法,親友們都不理解,而他則說這其實沒什么奇怪的,因為自己喜歡梅花,所以想在家鄉種一片梅園。
梅花名列“四君子”之首,自古以來就不乏“花粉”,其所象征的獨立、堅韌、高潔等品質,早已成為我國傳統人文精神的重要符號。歷代文人雅士留下無數的詠梅詩詞:“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唯有香如故”等名篇名句,何偉堅也是從小就會背誦,并由此深深愛上了梅花。
富裕起來之后,何偉堅帶家人外出旅游看世界,在北方看到絢爛的梅花景色深受震撼,心底自幼埋下的愛梅之情,便如受到春風呼喚一般蘇醒過來。“內心仿佛有一種不可阻擋的力量,呼喚我一定要回來,為梅花做點什么。”何偉堅這樣描述當時的心路歷程。
同盛梅園誕生之前,在惠州本土早就有人種梅,不過惠東梁化梅園、博羅橫河梅園等以賞梅聞名的地方,所種梅樹全是采青梅果用的果梅,花色是純白色,花型單一。何偉堅決心另辟蹊徑,憑自己的力量在惠州也建造一個北方景區那樣,供人觀賞的五彩繽紛的梅花世界。
屢試屢敗
高價買來北方梅樹,水土不服陸續枯死
把北方生長的觀賞梅移植到南方來,設想很美好,但實際上哪是那么容易的事?因為梅花生長需要有合適的水土和氣候環境,什么樣的品種分布在什么地方,背后是由自然規律這雙看不見的手所決定的。
多年來,對于北梅南移,連這樣的想法都被認為是瘋狂的,何偉堅這個從沒種過梅花、愛梅卻不會種梅的人,反而無知者無畏,不但敢想還身體力行去做了。他拿出做海鮮生意時存下的積蓄,在村里承包了500多畝土地,開始營建夢想中的梅花世界。
不過對梅花的癡愛,并沒有讓何偉堅得到格外眷顧,能一帆風順心想事成,而是一開始就被澆了一盆當頭冷水。他花高價從北方苗圃場買來的梅樹,盡管和工友們像伺候寶貝似的天天勤澆水勤施肥,但梅樹還是水土不服陸續枯死了。“試過好幾批,換不同品種,都沒種成功。”何偉堅回憶說,死得厲害的一批,枯樹當干柴賣都賣了2萬多元,至于種樹花費的成本,當然是2萬元的好幾倍了。
從頭再來
不再急于求成,先找行家學種梅
連續試種都不成,自己信心受挫加上親友的壓力,他開始意識到種梅花遠不是之前想象的那么簡單。但對梅花難舍的喜愛,加上不服輸的個性,支撐著何偉堅沒有放棄,而是選擇從頭再來。這次他不再急于求成,而是先想方設法去學習,了解梅花種植的相關知識。
他起初上網找,看了許多資料感覺還是半懂不懂,就又跑去梅花種植場,當面向種梅花的師傅請教。種梅工人教會他梅樹喜歡多少水分,喜歡哪種肥料,什么時候剪枝,怎么除蟲。對于當地梅花遷移到氣候迥異的外地要怎樣做才能長得好這個關鍵問題,老師傅們也是一臉茫然。
后來,他又打聽到,國內有個中國梅花協會,有不少研究梅花的學者和長期搞梅花培育的專家,他連忙托朋友介紹,跟這個機構取得聯系,并如愿得到了協會行家指點。自此,何偉堅終于找準方向找到門徑,他的造夢計劃也有了強大的技術支撐。
通過與中國梅花研究中心、廣東省農科院花卉研究所、華南農業大學等機構的專家,以及武漢東湖梅園等單位合作,何偉堅一邊學習一邊繼續開展北梅南移的實踐。有了專家團隊做靠山,情況果然大有改觀。經過品種選擇、土壤檢測改良、蟲害控制以及水分與溫度調控,梅樹的存活時間以及存活率都大大提高了。
不懈堅持
門外漢變專業人士,成中國梅花協會會員,跟大學教授一起搞研究發表論文
從種不活到種得活,從引種現成品到培育新苗,從開不好花到懂得催花,長年累月潛心鉆研栽種梅花,何偉堅對種梅技術了解越來越多,自己也一步步成長,從一個門外漢變成了專業人士。
如今他已是中國梅花協會的正式會員,以業內人士的身份跟全國各地的梅花行家一道,多次參加協會開展的梅花品鑒會與技術研討會。他還跟華南農大的教授合作,在專門研究梅花的刊物上發表過自己搞北梅南移實踐的論文呢。作為一個在山村長大、沒上過幾年學的農民,能跟大學教授一塊搞研究發表論文,這讓何偉堅尤其感到自豪。
在日積月累中,他承包的地里梅樹也日益增多,不覺間已蔚然成林。早前種下的大樹已有碗口一般粗壯,新培育出的幼苗,也一批批地茁壯成長。梅園現已有梅花大樹和幼苗共5萬多株,梅花盛開的時節,梅園中五彩繽紛一片絢爛,已經成為遠近知名的賞花勝地。何偉堅給自己建造的梅園取名“同盛”,期盼自己種梅的事業能跟梅花綻放時的景致一樣繁榮興盛。
“上百年的古梅我引進了100多棵,這一棵老根已有200多年了,是年齡最老的,以這棵老根為母本我又嫁接培育了新枝。這些梅樹原產山東省,是用飛機空運過來的。與本土品種果梅相比,花梅不結果也不產蜜,花朵不光顏色不同,你仔細瞧瞧,花瓣的造型也是截然不同的。”采訪時漫步梅園,何偉堅興致勃勃如數家珍般向記者介紹他種的梅花寶貝。
何偉堅對北梅南移的執著實踐,取得了不俗成果,經過篩選淘汰和改良培育,他成功培植了玉蝶、朱砂紅、桃紅、宮粉、美人梅、臘梅等10余個品種。他的努力也為同盛梅園在業界贏得了地位,2012年同盛梅園被廣東省農科院選定為嶺南梅花繁育研究推廣中心。這里培育的梅花幼苗,如今已經擴展到深圳等周邊城市種植。
投入多產出少
做賠本買賣,大老板高價收購他卻不舍賣
不懈的堅持,何偉堅終于在惠州也種出了五彩的梅花。把原產北方的梅花移植到南方的目標,親手打造一個梅花世界的夢想,他都已經完成了。但在這梅花美景的背后,他付出的除了10年時光,還有大量的資金成本。
就以種梅花為自己安身立命的事業和享受梅花經濟的角度來說,他的理想則還遠沒有實現。同盛梅園免費對外開放,也沒有搞農家樂等配套業務,至今*的營收渠道就是外銷苗木,做花木景觀工程。
“至今只做了兩個工程,收入約70多萬元,而種梅花前前后后投入的成本,已超過200萬元。我的朋友都說我,當年深圳房子才幾十萬元一套,要是拿這些錢在深圳買幾套房子,我什么都不用做就已坐擁千萬財富了。”何偉堅說,單從經濟收益算,自己這10年種梅確實是在做賠本買賣,但他種梅并不是為眼前效益。
長年多投入少產出的狀況,讓何偉堅承受著越來越大的經濟壓力。其實也不是沒有大賺一筆的機會。早兩年就有東莞一上市公司老板,提出愿花大價錢收購何偉堅的梅園。面對這種雪中送炭一般的誘惑,何偉堅卻最終回絕了。他說,在內心里這片梅園已如同自己生養的兒女一般,要徹底賣出去,還真舍不得。何偉堅說,自己如今已到中年,已打定主意下半輩子要與梅相伴,以種梅為業一直到老。
心懷宏愿
開發附加產品挖掘梅花文化,立志把家鄉建成嶺南梅鄉
對于同盛梅園的未來發展,何偉堅有更宏大的目標。花費這么多心血建造的梅園,當然不甘心于只是一個種植梅樹、銷售苗木的花木場,他打算將這里打造成為梅花繁育、梅花文化研究及觀光為一體的大型梅花文化生態園。
首先是繼續增加梅花的品種和數量,梅園規模擴大到400畝左右。同盛梅園不遠處有一片已經空置的老房子,何偉堅已開始對其進行設計改造,把古建筑、客家民俗與梅花美景融為一體,把家鄉南灘村建成為馳名嶺南的梅花之鄉。另一方面,大力搜集、挖掘梅花文化,豐富梅園風景的內涵。讓游客過來能欣賞到梅花之美,了解到關于梅花的科普知識,還能得到梅花文化的陶冶。
幾經努力何偉堅了解到,其實梅花在惠州本土的歷史文化中也有深厚淵源。比如傳說中的梅花仙子便出自羅浮山,講的是隋代趙師雄游羅浮山時夜夢梅花仙子的故事。宋代大文豪蘇東坡也是個愛梅之人,貶居惠州期間也留下了不少與梅花相關的佳話。尤其是羅浮山酥醪觀后的古梅樹,相傳蘇東坡正是在這古梅樹下創作出“羅浮山下梅花村,玉雪為骨冰為魂”的詩句。
這些本土梅花文化積淀的發現,讓何偉堅更加堅定了信心。他表示,等梅花生態文化園基礎完善后,還會嘗試開發梅花香包、梅花茶等附加產品,讓梅花種植觀光成為帶領鄉親們共同致富的一個產業。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