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赤峰日報 閱讀數:
休閑農牧業作為新型產業形態和消費業態,近年來在赤峰市發展迅猛。休閑農牧業在促進農業提質增效、帶動農民就業增收、傳承中華農耕文明、建設美麗鄉村、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目前,赤峰市休閑農牧業經營主體980個,從業人數12826人,其中農民就業人數11365人;帶動農戶17874戶,接待人次450萬次,營業收入161448.9萬元。其中,農副產品銷售收入91678萬元,利潤總額16974.17萬元,從業人員勞動報酬21562126.05元。
赤峰市創建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2個、示范點2個;創建內蒙古自治區休閑農牧業與鄉村牧區旅游示范旗(縣)1個、示范點6個;創建赤峰市級休閑農牧業與鄉村牧區旅游示范點12個。松楓山莊創意作品獲得2013年全國休閑農業創意精品景觀創意優秀獎。
2012年8月18日,“敖漢旱作農業系統”被聯合國糧農組織列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成為我國第6個、全球第18個、內蒙古自治區*一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旱作農業文化遺產。2013年5月,“敖漢旱作農業系統”又被農業部列為第一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2014年6月12日,農業部正式確認內蒙古阿魯科爾沁草原游牧系統列入第二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在產業類型上,赤峰市在發展休閑農牧業中逐步形成7種類型,即農莊牧場型,園區農牧業型,特色產業型,自然人文景觀型,農家樂、牧家樂、漁家樂型,商業貿易型,民俗節慶型。
區域布局主要有:城市近郊和風景名勝周邊區。城市近郊區的農牧業基礎較好、城鎮化水平較高,該區域主要以滿足市民多樣化消費需求為目標,以大型設施農牧業為基礎,以提供中高端農畜產品和休閑農牧業服務產品為依托,推動集休閑、觀光、度假、教育為一體的綜合性休閑農業園區、農牧業主題公園、觀光采摘園和休閑農莊牧場的建設與發展,努力打造現代農牧業新型產業模式。名勝景區周邊客源流量大,消費需求活躍,具備發展休閑農牧業的有利條件,要以功能銜接和特色互補為重點,突出服務功能,強化休閑體驗,滿足多元需求。
自然生態區。山區、濕地、濱水區具有得天獨厚的山水、氣候、植被、生態和人文優勢,承載著農牧業生產、農牧民生活、生態涵養等重要生產生態功能。自然生態區要以農牧民就業增收為核心,緊密依托自然資源、生產資源、歷史文化與獨特民風,打破區域界限,營造特色休閑農牧業功能區。在保護生態環境基礎上,以休閑農莊、休閑牧場、農家樂、牧家樂、漁家樂等為載體,大力發展農牧業生態游、特色游、景觀游和民俗風情游。
傳統牧區。傳統牧業地區具有發展休閑牧業的獨特優勢。依托蒙古族悠久而豐富的民風民俗資源,大力發展休閑牧業,促進民族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與弘揚。加快牧區交通、通訊、給水、通電等方面的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創新牧區發展休閑農牧業的有效途徑。著力拓展國內外市場,大力發展以牧民家庭經營為基礎,以草原觀光游、沙漠體驗游、邊疆特色游、民族風情游為特色的休閑牧業新方式。
傳統農區。在穩定農業生產、保障農產品供給前提下,拓展農業多功能性。立足農業資源、農耕文化、農業生產條件和自然景觀,著力發展景觀農業、觀光采摘、特色動植物欣賞以及農業園區、農家體驗等多種形式的休閑農業,強化農業生產過程和產品功能創意,增加文化內涵,創新發展理念。
為把休閑農牧業產業做大做強,赤峰市采取一系列舉措,在保障措施上全力跟進,使休閑農牧業如萬花筒般異彩紛呈。
編制發展規劃,成立組織機構。赤峰市休閑農牧業在發展中堅持科學論證、規劃先行,將休閑農牧業發展納入到赤峰市“十三五”規劃編制之中,健康有序地發展,并積極探索建立了一套符合休閑農牧業發展實際的體制,在信息交流、創業輔導、融資貸款、管理咨詢、宣傳推介、規劃設計上加大工作力度。同時各旗縣區都成立了相應的休閑農牧業行政管理機構,指定分管領導和股室,配備工作人員,為休閑農牧業發展提供組織保障。
開展調查研究。緊扣“農業為基礎、農村為載體、農民為主體”的理念,在總結探索實踐經驗的基礎上,通過實地調研、下發調查表等方式,在發展規模、經營類型、區域分布、存在問題等方面有了一個新的認識。據統計,截至今年6月底,赤峰市休閑農牧業經營主體中農家樂、牧家樂、漁家樂、采摘園等經營形態占75%左右,休閑農莊、牧場、山莊等經營形態占15%左右,商務會所、科技示范園、觀光園等經營形態占10%左右。
做好典型引路。隨著休閑農牧業發展迅猛,市農牧業局通過典型帶動和示范拉動,廣辟渠道,不斷提升休閑農業的社會影響力,品牌建設呈現出“百花齊放”的良好態勢。各旗縣區在發展過程中也圍繞高、特、優、新、奇,努力打造休閑農業地方品牌。如克旗關東車村以青山景區為依托,借助生態移民搬遷項目,引導有經營自助式農舍的農戶成立農家樂旅游合作社,在鄉政府主導下,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建設,集中連片建設特色民居30個,形成集餐飲、住宿、娛樂為一體,功能齊全的休閑農牧業民俗村。合作社承擔訂房中心功能,統一價格、統一調配游客住宿,建立了比較完善的內部利益分配和競爭機制。
喀喇沁旗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半分水路和山川”之稱。因生態環境優美和文化底蘊深厚,近年來,通過“政策引導、市場運作、品牌打造”等手段,休閑旅游業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發展變化,走出了一條被譽為“喀喇沁旗模式”的鄉村旅游發展之路等一大批知名品牌。休閑農業已成為一些地方的特色產業和支柱產業。
元寶山區和潤現代農牧業有限公司以現代化設施農業為基礎,借助成熟的技術手段,發展高品質草莓、葡萄、圣女果等鮮果蔬菜種植,加快采摘園和科技示范園建設,體驗性和趣味性得到進一步增強,成為赤峰南北地區發展現代農業的一道風景線。
寧城縣充分展示鄉村自然山水、農耕文化、民族習俗、農家生活等特點,讓游人進入天然、野趣、清新、恬靜、自然的五彩世界,欣賞和體驗山水畫、田園詩、民俗歌、生活曲,體驗農家的休閑、娛樂、飲食等傳統習俗的樂趣,達到享受自然、親近自然、陶冶情操、舒展身體、放松自我之目的。
林西縣的七合堂村確立了“林果強村”的發展戰略。經過十多年的發展,七合堂村擁有年產值800萬元的內蒙野果產業,并憑借其在全區市場上取得的良好口碑,衍生出了農家樂旅游、合作社發展、林下經濟、特種養殖等眾多經濟增長方式。作為華北地區林果業對外交流的窗口,七合堂村的內蒙野果產業已成為本地區的山地林果業象征,七合堂村的建設映襯著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精神風貌。
政策扶持。為加快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發展,市政府于2015年5月13日下發《關于加快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意見》,意見明確休閑農牧業發展方向和扶持重點。
在2016年六屆四次人代會上,市政府提出建設環中心城市50公里生態經濟圈,并提出選取20個試點村集中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新增標準化經營戶100家的發展目標。同時,籌集1000萬元資金對重點村進行獎補。喀喇沁旗雷營子村、紅山區三道井子村、翁旗賽沁塔拉村、松山區當鋪地村大河西村等已經按照《鄉村旅游重點村建設的內容和建設標準》進場施工。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逐漸厭倦了高樓大廈的城市景觀,“伊托邦”城市理念漸漸興起,休閑農場成為最好的放松休閑之地。
前景燦爛、炙手可熱的休閑農牧業,吸引諸多遠見卓識者參與和投資。作為休閑農牧業的直接受益者即廣大農牧民,更是發展休閑農牧業的主要力量。目前,搞休閑農業的人群有四類,即房地產及其關聯產業商、礦老板和實業制造商;資本市場,VC、PE、基金和機構;返鄉創業的農民。這些人帶著資金、經驗、資源和成功的光環回來承包同村人大片拋荒土地,搞起家庭農場自己當家作主;此外,有“中國鄉村情懷”的藝術家、建筑師、規劃師等群體和在華生活的“老外”,也對塞外赤峰的休閑農牧業饒有興趣,積極投資開發。
實踐證明,休閑農牧業符合經濟、自然和社會發展規律,是適應市場需求、蘊藏巨大潛力的強農強牧產業和富民產業,可謂利國利民,一舉多效。該產業的發展與國家正在實施的現代農牧業建設、生態文明戰略、城鄉一體化發展以及美麗中國建設等高度契合。作為農牧業大市,我市休閑農牧業必將使農牧業變成快樂、高效的產業,農村牧區變成美麗和諧的家園,農牧民變成富裕有尊嚴又倍受羨慕的生活群體。城市紅利攤薄,農村牧區“廣闊天地、大有作為”。農牧業大市將充分發揮資源優勢,揚長避短,獨辟蹊徑,展現在人們面前的是美麗而又靜謐的塞外“桃花源”。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