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乳山要聞 閱讀數:
養殖面積從700平方米擴充至5000平方米,員工從2個到175個,從白手起家到擁有注冊資金300萬元,這是位于乳山寨鎮的金鳳繁養專業合作社8年來的變化。作為合作社創始人的宋海青,如今已經是我市遠近聞名的孔雀養殖專家。近日,記者走進金鳳繁養專業合作社,了解宋海青的創業歷程。
一見鐘情 辭職創辦養殖場
走進宋海青的養殖場,只見十幾個籠子中,身著漂亮羽毛的藍孔雀正在來回踱步。藍孔雀原產于印度,上世紀90年代被引進到我國。2003年,國家林業局將藍孔雀列入特種禽畜養殖產業化經營項目。
說起養殖孔雀的原因,宋海青用了四個字來形容:一見鐘情。從事養殖之前,宋海青在市區一家單位上班,經常到浙江、福建等地出差。2008年,宋海青第一次在浙江看到有人飼養孔雀,當時他感覺孔雀非常有靈性,喜歡的不得了,當即萌生了養殖孔雀的想法。回家后,他向妻子和盤托出了自己的計劃。最終,在妻子支持下,他辭職回到乳山寨鎮赤家口村開始了孔雀養殖。
遭遇挫折 邊養邊學成專家
2008年春節剛過,宋海青夫妻首次引進28只成年孔雀,每只價格2400元。經過夫妻倆精心照料,孔雀當年就開始產蛋。當年孔雀的產蛋數量并不少,達到了200多枚。這讓宋海青驚喜不已。然而,之后的孵蛋育雛經歷卻讓他損失慘重。
宋海青清楚地記得,由于缺乏孵化經驗,200多枚孔雀蛋連一只都沒有孵化出來。這件事使宋海青養殖孔雀的信心深受打擊。妻子卻安慰他:“別灰心,誰的創業之路也不會一帆風順的。”
不服輸的宋海青并沒有就此退卻。他將養孔雀中的不足、收獲統統記錄下來,認真研究、揣摩。為了豐富自己的養殖知識,他不僅購買了孔雀養殖書,還從從網上學習孔雀養殖知識,并和妻子多次遠赴浙江、福建等地實地觀摩,求學取經。為了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宋海青一有空都待在養殖場里,認真觀察孔雀的習性,慢慢地對孔雀習性有了細致的了解,什么時候打疫苗,每個季節孔雀應該注意什么,他都了如指掌。就這樣,通過不斷學習摸索和妻子的幫助,宋海青的養殖場終于步入正軌,從第二年起就實現了產蛋育雛雙豐收。現在宋海青的養殖場中成年孔雀數量達到2千只,成年孔雀的產蛋量30-40枚,突破50枚的也不在少數。
抱團發展 帶領農戶共致富
宋海青說,孔雀全身都是寶,人工養殖的孔雀可供食用、觀賞,還可以制作各種工藝品或者標本。藍孔雀的食量不大,一只孔雀一年的飼料成本僅百元左右。
孔雀的飼養工作走上了正軌之后,宋海青夫婦又走南闖北,到北京、上海、青島等地拜師學習孔雀標本的制作工藝。功夫不負有心人,宋海青制作的孔雀標本已是栩栩如生。“目前,孔雀標本的售價在1萬元左右,開屏標本售價則可達2萬元以上。”宋海青說。
走上致富路的宋海青夫婦,不忘鄉親。2013年,他們成立了金鳳繁養專業合作社,采用基地+農戶的方式帶領群眾致富。現在金鳳繁養專業合作社社員已達到170余人。社員近的有本市,遠的煙臺、青島也有,合作社孔雀養殖規模達到5000多只。為了幫助社員順利平穩發展,合作社采用統購統銷的模式,每個季節宋海青夫婦都會發短信提醒社員注意避開各種疾病風險。
2017年8月,在第十八屆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上,宋海青帶去的孔雀蛋奪得金獎。“‘養好孔雀’只是這一產業的第一步,現在我可以說這一步已經成功邁了出來。下一步,就是要找好銷路,讓合作社的廣大社員少走彎路,多賺錢。”宋海青說。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