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光明日報 閱讀數:
近日,李桂蓮再次來到黔南州,這位貴州省蔬菜首席專家、省農科院名譽院長已經記不清來這里多少次了。這次,她帶領省農科院專家來平塘縣者密鎮四寨蔬菜基地開展高效栽培模式培訓。
李桂蓮一下車,就被早早等在田間的群眾圍住了。今年雨水多,蔬菜蟲害重,但大家都相信李院長一定有辦法。果不其然,李桂蓮拿出多年收集的病蟲害為害瓜類樣本,逐一講解為害特征和防治方法。“李院長來了我們就有了主心骨!”菜農們眉頭舒展,笑語連聲。
“習近平總書記要求貴州2020年同步建成小康社會,今年省里開展脫貧攻堅春風行動,蔬菜產業是重頭戲,我也要擼起袖子加油干!”有著40多年黨齡的李桂蓮說起蔬菜神采奕奕,“我跟蔬菜打了一輩子交道,只有一個心愿:讓種菜的農民都能脫貧致富,讓吃菜的市民都能買到綠色便宜的菜。”
不忘初心,苦干實干,已經76歲的李桂蓮風里來雨里去,把心血和汗水灑在田間地頭,為貴州蔬菜產業發展、農民增收、農業增效作出了重大貢獻,讓數十萬群眾走上了脫貧致富路。
把致富希望帶給群眾
1979年9月,李桂蓮帶著她選育的“希望一號”番茄種子,第一次來到紅水河畔的羅甸時,看到的是一個貧困的少數民族地區,老百姓飯都吃不飽,生產生活極為艱苦。但這里冬春熱量條件好,氣候資源得天獨厚,李桂蓮想要搞一個不尋常的“天然溫室”蔬菜工程,把致富希望帶給貧困群眾。
20世紀70年代末的羅甸縣,還延續著傳統農耕栽種方式,每年種一季水稻,基本不吃蔬菜也不種蔬菜。為了改變農民不愿種菜的心理,李桂蓮花了不少力氣,“我給農民做工作,種菜賺了是他們的,賠了我掏錢來補,這才爭取到4分地種番茄。”
那時的李桂蓮只是省農科院的初級科研員。沒有經費,用的全是自己的工資;沒有技術,全靠自己在田間地頭試驗。
李桂蓮天天守在試驗田,和農民一起栽種、澆水、施肥,最終試驗成功。這直接改變了羅甸的種植業結構,從過去一年種一季水稻,變為早菜、水稻一年種兩季。
羅甸早熟蔬菜種植面積由1981年的766畝增加到1988年的1.45萬畝,產量由48.6萬公斤增加到233.4萬公斤,產值由14萬元增加到898.3萬元,帶動羅甸縣6000多戶農民脫貧致富。李桂蓮因此得了一個響亮的名號——紅水河畔的“女財神”。
貴州是全國*一個沒有平原支撐的省份,人均耕地面積只有0.8畝,如何利用有限的土地資源加快農民脫貧致富的步伐?李桂蓮的答案是“必須利用貴州山地立體氣候的特點,將土地閑置期充分利用”。
她和團隊通過改良地膜覆蓋栽培技術,成功實現在水稻收獲前后各栽種一季秋冬果菜,形成“早果菜-水稻-秋冬果菜”一年三季的高效栽培新模式,土地的利用率大幅度提高。隨后,李桂蓮團隊又研究出冬春早果菜行間套種一季耐抽薹的大白菜模式,把土地潛力發揮到極致,實現了“三季四收”。
李桂蓮從紅水河畔起步,走向打幫河流域、高海拔地區。由她主持的早熟蔬菜、夏秋等反季節無公害蔬菜的研究、示范、推廣,累計輻射推廣6000多萬畝,產值超過3000億元,為貧困地區群眾脫貧致富作出特大貢獻。致力蔬菜科研工作50余年,如今年逾古稀的李桂蓮仍戰斗在科研第一線,奔走在全省多個縣鄉的試驗田里。
把論文寫在田間地頭
“搞農業科學研究,必須在田里寫論文。”李桂蓮常這樣告誡她的團隊。她堅持親自跑科研一線,每年有三分之一時間在鄉村住宿、在田間地頭度過。
這個習慣在羅甸就養成了。在羅甸縣蹲點發展早熟蔬菜的5年間,李桂蓮幾乎是手把手地在田間地頭指導農民們種植蔬菜,一步一步地改變當地農民的生產生活習慣。
“那時羅甸的路況很差,從縣城到鄉里只能搭乘拖拉機,而從鄉里到村里基本都是崎嶇的山路,只能步行。我最多的時候一天要走40多里山路。”李桂蓮回憶。
一個人的力量終究不足。李桂蓮培養了一批農民技術員做“科技二傳手”。
羅甸縣羅溝村原黨支部書記胡天英是李桂蓮帶的第一批“科技二傳手”。1980年,胡天英到縣城參加首期“蔬菜種植技術培訓”,回去后在自家的4分地里試種西紅柿,當年收入580元。“于是我就下決心,一定要把李老師的技術學到手,再帶動群眾致富。”胡天英說。她得到了李桂蓮的精心指導,很快成為沫陽片區的蔬菜種植技術“二傳手”,逐步在當地推廣早春蔬菜種植。
50年來,李桂蓮培訓的農技人員和“科技二傳手”累計超過3萬人。
把信念堅守刻在心中
李桂蓮雖被譽為“女財神”,但她并沒有給自己積累什么財富。可她說自己非常富有,黨和人民給了她太多太多。
“這么多年,我得到的已經夠多了,不好好干心里都不踏實。”李桂蓮說,她銘記著1987年在北戴河休假,鄧小平同志勉勵她為群眾脫貧再立新功;她銘記著一次下鄉途中遭遇車禍,《貴州日報》連續在頭版追蹤報道她的傷情;她銘記著2017年她當選貴州“年份英雄”十大人物;她銘記最深的是入黨誓詞,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
她守得住清貧。羅甸縣委、縣政府獎給的5000元獎金,她捐給了羅甸縣“希望工程”,用以資助少數民族女童上學;安順地委、行署獎給的2萬元科技貢獻獎,她捐給了自己的母校——安順八小;2009年獲貴州省最高科學獎獎金50萬元,她將40萬元作為科研項目經費,剩余10萬元捐給了省農科院建立“黨員關懷幫扶基金”,沒有留下一分錢私用。
跟李桂蓮共事多年的農科院同事都說:“李老師常教育年輕科技人員:農科院還很困難,外出要能省就省。”無論下鄉蹲點還是出差,李桂蓮總是從節約出發。1999年,李桂蓮帶領貴州省農科院科研處的同志到北京去爭取國家項目,為了節約10元錢的“黃面的”費用,她堅持從住地步行2公里到科技部。
李桂蓮的團隊里,培養出了不少科研技術骨干。在貴州省農科院,李桂蓮的為人有口皆碑。為了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她會把一個大成果分成幾個小成果,雖然自己的成果變小了,但能讓更多人有資格申報,得到機會。
對此,李桂蓮很淡然:“我看重的不是幾等獎,而是科研出成績、農民能增收。”
李桂蓮說,她一直很感恩。她獲得過全省最高科學技術獎,被評為*突出貢獻專家、全國勞動模范,這么多榮譽,而自己只是做了一名共產黨員分內之事——幫助農民脫貧致富。
采訪中,李桂蓮掰著手指頭跟記者算她現在的3個科研項目,其中《貴州蔬菜高效栽培技術研究示范推廣》,既是科技部項目也是省重大科技項目。“作為一名黨員,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我雖然退休了,但還要繼續為貴州蔬菜產業發展、農民脫貧增收、科技工作傳幫帶等工作發揮余熱,這是一名共產黨員的職責所在。”李桂蓮說。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