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光明日報
閱讀數:
“金色的魚鉤……”云南落松地小學里,五年級的七個孩子端正地坐在教室里,脖子上掛著紅領巾,稚嫩的聲音一字一頓。
而此刻講臺上站著的,認真盯著孩子們讀書的就是農加貴老師。一身樸素的打扮,皺紋爬上了他黝黑的臉龐。農加貴和其他普通老師和村民沒什么不同,你很難想象這就是一位“全國模范教師”,還有許許多多的稱號和榮譽落在他有些佝僂的脊背上。
32年的堅守,無論是誰都會心生敬意,但農加貴最初的想法不過是想找份教職補貼家用。
村子的希望
農加貴家中有四個兄弟,自己讀到高二就因貧困輟學。當時他的四叔農春盛打聽到麻風村需要一位民辦教師,農加貴想去執教但遭到父母反對。
農加貴當時心中并非沒有懼意。在醫生領著他到村口時,看到泥濘的小路,荒草幾乎沒過膝蓋,深山幽谷人跡罕至。“當時我就想跑。”農加貴說。
最終讓他下定決心的是當時無助的孩子們,他們健康活潑,美好年華才剛剛開始。本該讀書的年紀,村子里卻沒人教,也許就是這股憐憫之心戰勝了恐懼,農加貴決定留下來。
這一留,就是32年。對這個偏僻的小村寨來說,他是孩子們*的希望。
落松地小學的老校區在村口,用磚壘砌的房外簡單刷了白漆,時間一長,就被雨水沖刷得一干二凈,露出其內歪歪扭扭的磚塊,茂密的植被擋住了陽光,室內采光不好。
1992年,村里最后一個麻風病人痊愈,學校也從山腳下原是診所的舊址移到了村內的新址。
最初,政府撥了2000元,所有的一磚一瓦都是農加貴和村民一起砌出來的,村民們沒有工具,就把家里炒菜用的鍋鏟拿來用。“直到現在我都不能忘記這些,那段時間太難了。”說到這里,農加貴目光灼灼。
現在,落松地小學翻新了一遍又一遍,圖書、球場、數字化的媒體設備都進了校園。
會什么就教什么,需要什么就學什么
原北寧中心學校校長黃座富,既是農加貴的上級,也是多年的好友。談起農加貴的教學情況,他說:“全校只有農加貴一名教師,他是學生的教師、廚師、心理輔導員。”多年來農加貴一直采用復式教學法,在一個班講完課后布置習題或留下探究問題,再到另一個班去上新課。
操場上,13名學生整齊地排成兩列,人手一個籃球,微微蹲低,左三下右三下,籃球在孩子們的手間交替,汗滴順著孩子們的額頭滑落,女孩子的劉海隨著動作一起一伏。所有人都微抿著嘴唇,專注而認真。
農加貴說這是籃球操,是當時獲得最美鄉村教師獎時,前往浙江在一所學校里看到的。他當時就錄下來,回來教給孩子們。孩子們聰明好學,幾天就學會了。“這個地方的小孩太聽話了,你只要教他們什么新鮮的東西,他們就很喜歡學。”
30多年來,農加貴一個人教了小學的所有科目,甚至是專業性較強的音樂、美術、體育。他會什么就教什么,即使不會的,他也總想方設法尋找各種資源,比如拷貝一些學生喜歡的歌曲放在電視上讓他們學著唱,還會帶著學生做一些簡單的科學實驗。新的數字化、媒體化教學工具出現,他也總是積極地學習。
“村民們離不開我,我也離不開他們”
上課之余,農加貴和村民們結下了深厚的情誼。1986年,村民除了政府每月給農加貴的19元補貼,還自發地每月給他湊35元。那一分一角的情誼,經過醫生消毒后輾轉到農加貴的手上,他感慨萬分。
農加貴似乎也沒有什么別的愛好,唯獨對電器機械有一份喜愛。他運用自己的電器知識幫助村民,從最初修手表,到后來慢慢修起了收音機、錄音機、電視機。
“村民們離不開我,我也離不開他們。”農加貴說。
在第三十個教師節的時候,農加貴被評為“黨和人民的好老師”。有一個老師問他:到底怎么樣的老師才是好老師?
“哪個好哪個不好不是個人說了算,你就自然而然地做,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后學生和家長還在想著你,社會上家長和學生對老師的評價才是最好的評價。”他這樣答。
如今,落松地村的基礎教育小學階段,入學率百分之百,一個輟學的都沒有,但落松地小學依然只有農加貴一位老師。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